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水产动物疾病预防措施


推荐:购买《科学养猪系列》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一)选育自然免疫的品种
  根据鱼类病后可获得免疫性的原理,在发病池中将存活下来的鱼用专池饲养,有目的地选育抗病力强的品种。
  (二)杂交培育抗病力强的品种
  利用免疫的遗传性原理,采用鱼类种间杂交,培育抗病力强的新品种。
  (三)理化诱变培育抗病品种
  李亚南等(1990)报道,用紫外线诱变建立草鱼抗出血病病毒的AHZC 88细胞。
  (四)采用细胞融合和基因重组技术培育抗病品种
  王铁辉等(1998)报道,建立了鱼类总脱氧核糖核酸介导基因转移的实验模型,将抗草鱼出血病的团头鲂的总脱氧核糖核酸转移到草鱼受精卵,用草鱼出血病病毒人工攻毒,选出一批抗出血病草鱼,现已培育成熟,繁殖了子代。
  张义兵等(1997)报道,干扰素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因子,利用鱼类干扰素基因或其相关基因进行抗病毒育种,是一条广谱的抗病毒途径。他们开展的鱼类干扰素的研究发现,用紫外线灭活的草鱼出血病病毒能在鲫鱼囊胚细胞CAB上诱导产生高滴度的抗病毒活性物质,这些物质是一种蛋白质,对酸、碱及温度有较高的稳定性,且无直接的杀病毒作用,也不能被抗病毒抗体中和,还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是一种鱼类干扰素,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鱼类 品种 草鱼 病毒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