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猪瘟免疫效果差的原因探讨


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吕仁洪,滕 远, 杜丰昌

(辽宁省营口市动物防疫监督检验所,辽宁 营口 115004)

中图分类号 S852.6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2-9692(2005)06-0031-01

猪瘟目前仍然是危害养猪业的头号疫病,近年来饲养者在认真贯彻综合防制措施的基础上,对猪群大多进行了高密度免疫接种,该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近一时期,有些养猪户反映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不确实。为预防猪瘟的发生,现将猪瘟免疫效果不佳的原因总结如下,供参考。

1 免疫程序不合理

母源抗体影响免疫效果。仔猪出生后从母体中或吃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于24 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降低,至60日龄消失。弱毒疫苗易受母源抗体影响,母源抗体和弱毒疫苗的免疫率的关系是:32倍以下为100%,64-512倍为50%,1 024倍以上则疫苗无效。可以说母源抗体效价越低,疫苗免疫效果越好。如果新生仔猪体内存在母源抗体,且抗体水平降到适当水平(中和抗体滴度1∶32), 就给仔猪接种疫苗,这样会造成母源抗体封闭,破坏猪机体的被动免疫,免疫失败。有的仔猪在21-25日龄接种了疫苗,从此再也没有免疫接种,由于仔猪体内尚残留部分母源抗体,能干扰疫苗的免疫力,免疫时间较短,抵抗不住病毒侵袭而得病。有的仔猪在60日龄断奶,在家注射了猪瘟疫苗,到市场又重复注射1次。这些猪由于上次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的相应的抗体没有降到一定水平而过早接种了与上次抗原性质相同的疫苗,结果部分疫苗被机体内残留的那部分抗体所中和,致使猪只产生的免疫力低而发生免疫失败。因此要合理安排免疫程序,一般来说仔猪20日龄首免,60日龄2免,一年内不再重复注射,以后每年加强免疫1次;也可采用超前免疫的办法,可避免仔猪吸吮初乳移行抗体干扰仔猪注射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即在仔猪出生后哺乳前注射1头剂量猪瘟疫苗,注射2-3 h,再让其自由哺乳,60日龄再接种1次。

2 药物及其饲料添加剂的影响

抗菌素中的痢特灵、氯霉素、卡那霉素和磺胺类药物对机体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能影响病毒病疫苗的免疫效果。有的养猪户为预防猪的疾病,在猪只免疫接种前、后使用氯毒素、卡那霉素、痢特灵、磺胺类药物或含有这些药物的饲料添加剂,导致机体白细胞减少,从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

因此,为确保免疫接种效果,应向用户做好宣传,在猪只免疫接种前后10 d,不得使用氯霉素、卡那霉素、痢特灵及含有该类药物的饲料添加剂,以免影响机体的免疫。

3 潜在性感染

猪只感染猪瘟后,处于潜伏阶段,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表现,若这时给这种假定健康猪接种疫苗,会出现严重反应,呈现临床症状,继而发生死亡。所以,在接种疫苗之前,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要心中有数,猪只注苗4 d后即可产生坚强免疫力。对可疑有猪瘟病的地区,可在严格消毒的条件下,对未发病的猪做紧急预防注射。在注射前应对畜主讲解清楚,已感染猪瘟的处于潜伏期的部分猪只注射后会加快发病或死亡。

4 疫苗方面的问题

4.1 疫苗本身质量差 生物药品厂生产的疫苗绝大多数质量都是合格的。但近年来,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厂家生产的猪瘟冻干苗有失真空现象,基层兽医人员由于对这方面缺乏认识,临使用前对疫苗厂家疫苗不进行物理检查,不管是真空与否一律视为合格疫苗使用,必然导致免疫失败。

4.2 疫苗保存温度不当 猪瘟冻干苗要求低温保存,而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存的日期亦有不同。 按规定保存期从制造日期起,于-15 ℃冷冻条件下保存,有效期为1年;0-8 ℃冷暗干燥处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于8-25℃阴暗干燥处保存,有效期为10 d。

4.3 使用将要失效的疫苗 猪瘟疫苗是直线供应的,近年来,由于产、销的矛盾,上级业务部门运送来的疫苗往往是将要失效的,加上长途运输,温度变化无常。疫苗到村兽医手后,又不按规定温度暂存,这更加速了疫苗效价的降低。

4.4 使用过期的稀释疫苗 过去使用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使用说明书上说是“稀释后当天用完”。近几年改用了“猪瘟细胞培养活苗”,它稀释后的降解速度加快,有效时间缩短。疫苗稀释后,在气温15 ℃以下6 h内用完,15-27 ℃应在3 h内用完。

5 技术方面的问题

5.1 器械消毒不严 有的农村兽医人员缺乏消毒观念,预防注射时,不按要求消毒器械,有时注射器和针头仅用开水,甚至冷水冲洗1遍或同一枚针头连续使用,若遇潜伏期的猪瘟,不但致使针头和注射器带毒,而且还会造成整瓶稀释疫苗污染或带毒感染,使防疫注射变成了带毒传播,引起注射后爆发猪瘟流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猪瘟 抗体 饲料添加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