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是一种致死率极高、危害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各养殖户十分重视该病的防疫。近几年来典型的猪瘟病例已不多见。我区发生了一种繁殖障碍型猪瘟,经过综合防制措施,有效的控制了病情,现介绍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我区几个猪场和散在小养殖户共计存栏生产母猪2 750头,实行自繁自养,商品育肥猪采用杜长大三元杂交。个别猪场还引进皮特兰公猪进行商品代杂交。各猪场和小养殖户普遍采用的猪瘟免疫程序是公猪、后备母猪每年春季、秋季各免疫1次,剂量2头份。生产母猪在仔猪断奶后免疫,剂量2头份。仔猪40日龄、60日龄各免疫1次,剂量1头份。开始母猪早产、木乃伊胎、死胎、弱胎。出生仔猪和1月龄内的哺乳仔猪大批死亡,部分仔猪断奶后发生腹泻、死亡。四个月内共产713胎,其中有死胎的426胎,占产胎总数的59.7%,其中96胎全部为死胎,占产胎总数的13%。有死胎的426胎共产仔4715头,其中死胎841头,死胎率17.83%。哺乳仔猪死亡共计5 100头。各猪场通过加强免疫,淘汰强毒阳性公猪、后备母猪,淘汰生产性能较差的生产母猪,加强圈舍消毒等措施,使疫情在两月后基本得到控制。?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繁殖障碍型猪瘟主要发生在生产母猪,基本特征表现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但能通过垂直传播给下一代,导致胚胎死亡、弱胎和哺乳仔猪大批死亡,部分仔猪在哺乳时基本正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但断奶时发生死亡。临床特征为母猪早产、木乃伊胎、死胎、弱胎,出生仔猪和1月龄的哺乳仔猪大批死亡和部分仔猪断奶后死亡。发病母猪一般早产7~10天左右,木乃伊胎在姓娠的各个阶段。妊娠后期死亡的胎儿皮下水肿、腹水、胸腔积水、头部畸形、四肢发育不全(通常腿部较短)。有的仔猪出生后精神沉郁、震颤、腹泻、腿软、行走无力。多数在出生后1~2天内死亡。剖检病变与典型猪瘟有相似之处,但病变较轻,有些仔猪在肾、膀胱黏膜上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淋巴结水肿、出血,呈大理石状;脾脏边缘有梗死病灶,突出于脾脏表面。胃肠道有出血性炎症。部分仔猪在哺乳期内生长良好,在断奶后出现个别死亡现象。表现为体温41.5℃左右,腹泻粪便黄褐色、恶臭,后期肛门失禁,粪便沿后腿淌下。病猪迅速消瘦,腹下、耳根皮肤出现紫红色瘀血。病程1周左右。发病率低,但死亡率较高。治疗无效。剖检时可见到胃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充血,回肠有溃疡、坏死。全身淋巴结水肿、出血,呈大理石状。脾脏有梗死病灶,大叶性肺炎。个别病例出现肾、膀胱黏膜有小点状出血。
3 病因分析?
3.1 猪瘟病毒毒力变异,目前认为猪瘟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但致病力有强弱之分。有报道说慢性病例分离到的低毒力毒株在易感猪体内进行8代盲传后,可以使毒力恢复到强毒。这说明猪瘟病毒的毒力和抗原型发生改变,造成发病。?
3.2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猪瘟病毒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有共同的抗原。猪能自然感染这种病毒。我国一些牛群查出牛病毒性腹泻的抗体的比例较高。可以推测其病毒可以传染给猪而引起发病。
3.3 猪瘟的免疫工作出现失误,猪群产生应激时免疫功能下降,造成免疫猪群的抗体水平较低,或免疫密度不够个别猪漏免或免疫剂量不足、疫苗的效价不够等因素导致免疫的猪群没有较强的免疫力。?
3.4 怀孕母猪接种了猪瘟活疫苗,猪瘟病毒可以通过血?胎盘屏障感染胚胎,造成胚胎死亡。所以在妊娠期间接种猪瘟活疫苗可以引起繁殖障碍型猪瘟。
4 控制措施?
4.1 发病猪场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公猪、后备母猪、空怀母猪用5头份疫苗接种,断奶仔猪免疫剂量4头份,哺乳仔猪免疫剂量2头份。紧急接种过后执行正常的免疫程序。仔猪出生后用2头份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作1次超前免疫。20日龄、60日龄再免疫1次,剂量都是2头份。种公猪、后备母猪1年免疫2次,剂量5头份。后备母猪配种前1个月加强免疫1次,剂量5头份。生产母猪产后免疫,剂量5头份。每次免疫后要作好记录工作,生产母猪的记录要详细准确,要登记耳号。以防止漏免。?
4.2 公猪、母猪、后备母猪用单抗ELISA检测强毒抗体。强毒阳性的公猪、后备母猪淘汰,生产母猪根据生产性能和检验结果进行淘汰。生产性能较差的强毒阳性母猪淘汰。生产性能较好的强毒阳性母猪加强免疫。凡是产死胎2胎以上的强毒阳性母猪淘汰。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的强毒阳性母猪在大剂量(5~10头份)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后生产性能恢复正常。只有极个别有死胎现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zhu/5/2006-04-10/139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