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猪链球菌病与人畜共患病




  另一方面,人类活动也扩大了人与动物接触的途径。比如,猎杀野生动物和食用野味,使得人与动物的接触越来越多,病原微生物不可避免地就会从动物传播到人。艾滋病和SARS的流行就是最好的证明,前者是与捕食灵长类动物有关,后者是与吃果子狸相联。同样,捕获动物并利用其皮毛等,也是人畜共患病的一条重要途径。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韦伯斯特曾指出,亚洲大型养鸡场中鸡只的密度大,鸡笼环境狭窄,加上传统的活家禽市场,都是禽流感迅速流行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不仅导致鸡的生长环境不卫生,而且可能使禽流感病毒迅速改变基因结构,助长了病毒基因的“重组”、变种,如果它与人类流感病毒相混合,将可能造成人传染人的灾难。  

  同样,人们养鸡养鸭的同时,也在同一场地养猪,中间媒介便容易产生。猪的呼吸道中,兼有人类和禽类流感病毒附着入侵的受体。于是,从养鸡养鸭到养猪,流感病毒便找到了进攻人体的途径,而且产生了变异的理想条件。所以,1918年“西班牙流感”,变成了全球的巨大灾难,因为人体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并进攻变异的流感病毒。今天的研究已经证实,造成1918年大流感的H1N1病毒,确实含有禽、猪和人流感病毒的多种基因片段。

  全球化也使得人们的交往快速畅达,导致各种人畜共患病迅速流行并扩大传播范围,使许多地方性疾病变成全球性瘟疫,比如源自英国的人畜共患病──疯牛病,现在就有全球泛滥的趋势。  

  4.预防猪链球菌病,最好的方法是不宰杀、不食用病死猪

  由于猪链球菌病过去很少传染到人,因而人们对其并不十分了解,就像人畜(禽)共患病──禽流感一样,人类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研究,才能比较明确这种传染病的来龙去脉和底细。所幸的是,这种病也与禽流感一样,迄今还未发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现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掉以轻心。  

  对于猪链球菌病,最好的预防方法是不要宰杀、食用病死猪;猪肉保存时要生熟分开,煮熟煮透,健康的猪肉可以放心食用。

  不仅如此,人有人道,兽有兽道。既然有经过验证的安全的食物,就不要去吃那些并不安全的野味;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不养那些并没有驯化的宠物,因为它们会导致特殊的人畜共患病。

人-猪链球菌感染(中国医学论坛报)

  1968年荷兰Arends等首次报道了人体感染猪链球菌致脑膜炎病例。在30例脑膜炎病例中,分离出30株猪链球菌,其中28株为猪链球菌2型。这30例患者中25例从事猪肉业。在新西兰、德国等地也有过类似报道。据估计,在屠夫和养猪者中,猪链球菌性脑膜炎的年发病率为3例/10万。

  在泰国、我国香港、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也有猪链球菌感染报道。据Kay等报道,1984-1993年在香港的2家医院收往了25例猪链球菌感染病例,其中15例与猪或猪肉有职业性接触,4例在住院前16天有明显的皮肤破伤史,21例病人的脑脊液检查均证实为脑膜炎。

  1998年盛夏,江苏省南通地区发生了猪链球菌疫情。25人发病,14例死亡。病、死猪14246头,为往年同期的10余倍。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STSS)和脑膜炎两个类型,症状有突起高热,最高体温达42℃,伴头痛、腹泻、皮肤瘀点、瘀斑,休克等。STSS临床症状凶险,病死率达81.25%。病人在发病前2日内均与病、死猪或来源不明猪肉有直接接触史,其中11例在发病前2日内曾屠宰自家病、死猪。

  江苏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杨华富等对南通地区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及病、死猪无菌部位分离出的7株猪链球菌2型的表现型和基因型进行分析,并与猪链球菌2型的标准株比较,发现被检的7株猪链球菌2型与标准株同源,人源株与猪源株同源,分离自病人血液和脑脊液的菌株同源。人源和猪源链球菌对青霉素钾、氯霉素、头孢拉定、头孢呋新、头孢三嗪、头孢他啶、万古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敏感,对四环素、链霉素不敏感。

  猪链球菌是动物致病菌,可致猪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和心内膜炎等。刚分离的猪链球菌,形态为典型的革兰阳性链球菌,链长达20多个菌体,二代培养后细菌形态不典型,多为革兰阴性球杆菌,不成链。猪链球菌无芽胞、无荚膜,在血平板上呈直径1-2mm的细小菌落,无色,半透明,边缘整齐,凸起,光滑,α溶血。猪链球菌可引起人和动物多种多样的疾病,严重者可引起STSS,并致人死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传播 病毒 猪链球菌病 猪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