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仔猪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2.2 ETEC肠毒素 ETEC粘附在小肠黏膜上产生肠毒素,继而使小肠中水分和电解质的量改变,如果大肠不能将来自小肠的过多的水分和电解质吸收则导致腹泻。猪产生两类肠毒素:热稳定毒素(ST),可抵抗100℃,15 min条件,根据在甲醇中的溶解和生化特性,ST又分为STa和STb,其中STa是引起幼畜腹泻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另一种是热敏感毒素LT,在60℃,15 min条件下灭活,分子由一个约28 kDa的A亚基和5个约11.5 kDa的B亚基组成,全LT分子及无毒性的B亚基均具有很好的抗原性。A亚基具有生物学活性,B亚基能结合在小肠上皮细胞表面神经节甙脂受体上,结合后,A亚单位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而产生cAMP。细胞内大量cAMP导致Cl、Na、HCO?3及水在小肠管内的分泌增加。过量的分泌导致脱水、代谢性酸中毒,最后死亡。根据编码毒素的基因的细微差别,由人和猪ETEC产生的LT被命名为LTh和LTp。?

3 诊断

?

引起新生仔猪腹泻的病原很多,对肠道大肠杆菌感染的诊断要依靠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在小肠黏膜能检出革兰氏阴性细菌。更重要的是能分离出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并检测出毒力因子中的1种或几种。对肠毒素及细胞毒素的检测较费时间,直到现在,还依据毒素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菌毛粘附素测定可用血清学方法,例如,凝集法、免疫荧光法、采用兔多克隆抗血清的ELISA等。最近的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对大肠杆菌病诊断的准确性。国内刘秀梵等先后研制出针对K88抗原的a、b、c、d 4因子、K99、987P和F41的特异单抗44株,并建立了腹水直接标记HRP酶和检测ETEC所致幼畜下痢粪便中单个粘附素抗原的单抗夹心ELISA。


现在,探针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已用于猪ETEC的菌毛粘附素和肠毒素的编码基因的检测。对猪ETEC菌毛粘附素和肠毒素而言,采用标准血清学和生物学鉴定法检测与运用基因探针的检测有高度相关性。目前,许多实验室已将探针应用于腹泻猪粪便中ETEC的直接检测和ETEC分离株的鉴别诊断,PCR技术的运用将极大提高目前基因探针技术的敏感度。?

4 防治

?

4.1 综合性防制 由于该病发病因素复杂,受多方面条件影响,故可采取加强防疫卫生、改善饲养管理、提高猪体防疫能力为中心的综合性防制措施。给怀孕和哺乳母猪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仔猪及早吃上充足的初乳。圈舍经常保持清洁、干净、卫生、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定期消毒、勤换垫草等。?

4.2 疫苗预防 研究发现,ETEC腹泻可以获得自然免疫,这就为ETEC菌苗的提供了理论基础。目前预防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疫苗对怀孕母猪免疫接种。现已研制出的基因工程苗有大肠杆菌987P基因工程苗,大肠杆菌K88-ITB双价基因工程苗,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基因工程苗和大肠杆菌K88ac-ST1?-LTB基因工程苗等,能有效预防效应菌毛型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腹泻;灭活苗主要有大肠杆菌K88?(K99、987P)单价苗、K88-K99双价苗、K88 -K99-987P三价苗及大肠杆菌多价苗等。对预防仔猪腹泻有不同程度的预防效果。王多福用自制大肠杆菌灭活苗预防仔猪腹泻也取得良好效果。这是因为不同地区、不同猪场的致病性血清型有较大的差异,而且血清型在不断变化,姜卫东等报道E.coli的O119?原为犊牛消化道的主要血清型,现已成为仔猪腹泻性大肠杆菌的优势血清型,这也就使得疫苗的预防效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

4.3 微生态制剂防制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活菌制剂,用它可使患病动物微生态平衡,达到防制疫病的目的。现已有用促菌生、调痢生(8501)、双歧杆菌制剂、乳酸类菌等来间接抑制大肠杆菌过量繁殖报道。如张永红等用211菌来防治仔猪腹泻;刘勇等用微生态制剂促康生Ⅱ号治疗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腹泻;李书华等用制痢康防治仔猪腹泻;王士长用益生素防治哺乳仔猪下痢,同时也有人采用在饲料中添加乳糖和有机酸等来防治新生仔猪腹泻。

?

4.4 药物防治

?

4.4.1 抗生素药物防治 随着抗菌药物的研究和利用,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问题也日趋突出,于是人们又在不断开发出新的抗菌谱更广的药物,如头孢类、新喹诺酮类药物,这是由大肠杆菌的耐药机理决定的,大肠杆菌的耐药机理包括诱导、突变、耐药性质粒的转移、细菌的DNA旋转酶活性的改变、细胞主要外膜蛋白带的缺失或改变,引起膜通透性的降低。其中耐药性质粒的介导是细菌耐药的主要因素。?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毒素 抗原 检测 受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