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中国养猪业:如何迎接WTO的挑战



培养有文化的农民
我国进入WTO,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其实质是质量与价格的竞争。我国的猪肉价格只有国际市场价格的50%,但是猪肉质量不高,不符合出口要求而且加工转化能力低。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必须学习国外经验,进行“标准化”、“科技化”生产。
所谓标准化是指:(1)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贯穿于饲料生产、养猪生产、加工、流通的所有过程,从饲料厂、养猪厂、肉类加工厂、销售商一直到普通老百姓的餐桌,每个环节都要有食品安全的质量保证标准。包括包装与运输,对饲料、添加剂等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测,保证在猪肉中的残留符合安全标准;(2)有一套完备的推行产品标准化的保障体系,由政府颁布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保证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在有序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有一定的奖罚措施;(3)建立一个强大的监督体系,包括政府、法律、媒体以及中介组织定期在媒体上发布科学监测报告,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曝光;(4)实行“档案农业”,对原料、饲料、预混料、添加剂、猪种、饲养过程有准确的记录,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则以最快的速度发现和解决问题。
所谓“科技化”生产是指:(1)科学育种,培育符合质量要求的新品种(系)猪种;(2)科学饲养,用科学配方为指导,合理养猪,不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添加剂;(3)建立“产、加、销”联合的产业化体系,培养龙头企业,创造品牌,带动专业养猪户的生产;(4)提高产品质量检测的现代化与自动水平,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与快速性;(5)建立信息传播系统,通过各种媒体和咨询服务中心,把重要信息与科技成就,迅速传播到广大企业与养猪专业户手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猪肉 饲料 母猪 残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