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等多种动物和人的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又称为“猪红皮病”。临床上以发热、皮肤发红、贫血、黄疸,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为特征。该病自1928年Schilling等首次报道鼠的附红细胞体病以来,目前在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动物和人群中检出了该病,呈全球性分布。在我国先后报道了兔、猪、犬的附红细胞体病,1982年以来又报道了人附红细胞体病。不仅对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着公共卫生的安全,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流行特点
(一)流行形势严峻 我国江苏省于1972年发现该病,后来浙江、上海、广东、河南等省、市也相继报道了该病。特别是2000年我国北方数省、市养猪场,先后发生该病流行,2001年夏季南方许多省、市、自治区的养猪场又暴发流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各种年龄的猪只都可感染该病,一般发病率为70%左右,死亡率为20%~25%。在猪群中以50日龄左右的断奶仔猪发病多见,死亡率为10%~15%。妊娠母猪发病时约有50%的母猪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等。当前规模化猪场疫情较为稳定,多数呈隐性感染,流行性发生较少见,通常表现为该病与其他疫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而在农村的猪群中发病较严重,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的病例广为多见。
(二)易感动物众多 附红细胞体能感染猪、牛、绵羊、山羊、马、骡、驴、骆驼、犬、猪、兔、狐、貂、貉、鸡及鼠等多种动物,人也可被感染。据有关资料表明:猪的隐性感染率为95%、牛为80%、绵羊为88%、山羊为82%、马为95.8%、驴为98%、骡为85.7%、犬为49.5%、兔为66%、鸡为75.8%、人为86.33%。在目前发现的14种附红细胞体中,猪与绵羊的附红细胞体致病力最强。但是,在猪的血液中发现有附红细胞体存在,猪只不一定就会发生附红细胞体病。
(三)传播途径多样 猪感染该病可通过摄食血液或含血的物质,如舔食断尾的伤口、互相斗欧或喝被血液污染的水与尿而发生直接传播;通过活的媒介昆虫传播,如猪虱、蚊虫、吸血蝇、疥螨、蠓及蜱等,以及被污染的注射器、用于断尾、打耳号、去势的器械等发生间接传播。妊娠母猪感染后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发生垂直传播。配种时患病的种公猪可通过精液传给母猪。
(四)发病有季节性 在我国,发病主要见于温暖炎热多雨的夏秋季节,每年的6~9月份多发,冬季发病少见。因为高温多雨的季节吸血昆虫易滋生,有利于该病的传播与流行。
(五)不良因素可诱发该病 各种应激因素,如断奶应激、饲养应激、突然改换饲料、饲养管理不良、饲养密度过大、环境恶劣、长途运输或发生其他疫病等,致使猪体免疫功能下降,均可诱发隐性感染的猪群大批发病,呈现地方性流行。在广大农村由于饲养条件差,存在许多不良因素,常引发该病的发生与流行,而且在疫情稳定后,间隔一段时间往往又会出现再度发生,致使疫病长时间存在。
(六)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多见 当前在临床上常见猪瘟、猪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蓝耳病、呼吸道病综合征、圆环病毒Ⅱ型感染及副猪嗜血杆菌病等与附红细胞病混合发生或继发感染,使病情复杂化,增大死亡率,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在广大农村养猪户中由于缺乏兽医技术,免疫不科学,出现该病与其他疫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病例更为多见。
二、临床特征
潜伏期为3~20d。发病初期多为急性病例,后转为慢性型,在农村养猪户中发病多见于购入断奶的的保育仔猪。
断奶仔猪:急性病例表现为高热(达42℃)、体表苍白、有时出现黄疸,耳朵、颈部、四肢内侧、胸前腹下及尾部等处皮肤发紫。精神沉郁、不食、呼吸困难、卧地不起,病程3~5d,死亡率为10%~15%。转为慢性型时,表现为贫血、黄疸、全身苍白、被毛粗乱无光泽、食欲不佳、机体消瘦。
哺乳仔猪:急性病例表现为发热、沉郁、嗜睡、贫血、腹泻,死亡率高达90%以上。
种母猪:妊娠母猪急性发病时主要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发病率在50%以上。临产母猪发病多在进入产房后或分娩后3~4d出现症状,表现为厌食、发热、乳房及外阴水肿1~3d,死亡率在10%左右。慢性病例母猪表现不发情,屡配不孕,乳头肿大坚硬。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zhu/5/2006-01-11/135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