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猪病防治研究新进展


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当前猪病防治研究新进展
  1.提出了《我国猪伪狂犬病控制与消灭技术措施》
  我国已经研究成功几种基因缺失疫苗以及区分强弱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方法,从而提出了我国猪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其中研究成功的TK-/gG-双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可经肌注或滴鼻进行仔猪的超前免疫和发病仔猪的紧急预防接种。可在24小时内产生明显的作用,具有药到病除的效果。在国外,对本病的研究亦取得很大进展,研制并生产了多种基因缺失苗和建立了一批无此病的健康猪场。
  2.提出了《规模化种猪场猪喘气病的防制与净化措施方案》
  这是根据国内外对本病研究多方面成果,包括发病特点、防治药物、疫苗特性等而提出具体净化措施。这些综合防制技术关键是:
  (1)精选优质药物,做好合理用药:根据国内外大量试验研究证明,目前对防治猪喘气病较有效的有超级替米考星、泰妙菌素、氟苯尼考、泰乐菌素、金霉素及喹喏酮类等多种药物,如果使用复方制剂效果更佳。
  (2)加强免疫接种,提高抗病能力:仔猪尤以后备母猪应普遍进行早期免疫。目前使用的疫苗,计有二大类:一为弱毒疫苗,如中监所的兔化苗、江苏所的168无细胞培养苗;另一为灭活苗,多是国外进口的,总的来看,其免疫保护率在70%以上。
  (3)制定用药策略,提高防病效果;根据猪群具体情况,采取定时用药预防策略。一般情况下,母猪分娩前14-20天投药,仔猪出生后及哺乳期分别注射2-3次,仔猪断奶前后5天再投药,如果感染严重还要连续用药。
  3.猪瘟
  (1)通过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绘制了第一份中国猪瘟病毒遗传多态性地理分布图,表明近十年来我国流行的猪瘟病毒毒株多数是由欧洲传过来的(93.6%),而属于我国本土仅是少数,多分布于青海、西藏、贵州和广西等地区,与我国经典毒株石门系的遗传关系十分接近,但是我国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对不同基因型毒株仍可产生交叉免疫保护。
  (2)疫苗免疫出现了新问题:①过敏反应甚为突出,不论牛体反应苗还是细胞菌,不管乳猪还是仔猪,都有这种情况出现。据新疆报道,在乳猪超前免疫中,由于过敏反应而死亡者在9.9-12%,而在其它地方亦时有所闻。②免疫失败,原因很多,大概与剂量不足(我国1头份疫苗中病毒只及国外疫苗的1/4)、病毒变异、病毒感染、免疫耐受、免疫程序、以及运输、保存、使用不当等密切相关。
  (3)流行与发病新特点:①流行范围广;②散发性流行;③发病年龄小;④持续感染;⑤胎盘感染与免疫耐受;⑥免疫力低下;⑦混合感染。
  4.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
  (1)建立了PRRS与乙脑的PCR方法和微量免疫滴定技术测定的免疫染色法。
  (2)逐步意识到PRRSV株的遗传/抗原的多样性,有欧洲株和美洲株,两者仅有部分交叉保护。而在同一地区二者同时存在,因而有可能发生重组,产生新的变异株。这在美国已获得了初步的证实。
  (3)疫苗使用、仍有争论,但丹麦兽医研究已证实当前生产的PRRS减毒活苗能在猪场内传播和变成强毒株;但用于仔猪,对控制猪呼吸道病复合征引起的发病率、病理损害和损失似有益处。然而亦有相反的结果。
  (4)PRRSV在接种后5天出现病毒血症,而持续感染意味着连续低水平的病毒复制,但不是真正稳定状态的持续感染。而病毒排出体外至少在感染后150天以上。大多数试验者认为在感染2个月左右能有效传染给其他猪只。至于感染猪何时康复而产生免疫力,并且停止排毒,据美国某研究报告,一般猪约4个月左右,并且认为是猪病毒病中最容易消灭的一种疫病。另一美国学者也指出:在一大群繁殖年龄的母猪中PRRSV持续性和传染性在接种后120天以内是有限的,然而又是美国另一报道该病毒的克隆株在猪体内367天后继续存在。
  (5)传播途径:证明感染的针头和注射器能传播病毒、蚊子亦能机械传播。
  (6)控制与消灭:①严格检疫:血清学方法计有IFA、IPMA、ELISA,接种5—14天后能检出,4—6个月将检不到,强调应在育肥猪中采集病料;②严格隔离,至少30天,控制步聚:Ⅰ建立明确目标;Ⅱ根据病毒扩散情况,确定特定的群体和日龄组;Ⅲ建立一个能避免感染小母猪到繁殖猪群的生产体系;Ⅳ稳定种猪群,控制病毒从母猪传给小猪;Ⅴ控制病毒在保育猪群和育肥猪群内传播。在这些步骤中采用部分淘汰和注射疫苗,可以较好地控制病毒在猪群中的缓慢传播。至于根除策略,可以采取三种措施;Ⅰ封闭猪场,至少6个月,而且不使用未被感染的后备猪;Ⅱ分胎次生产:由原来的生产体系转化成分胎次饲养的体系;Ⅲ检测和剔除;一次急性PRRS的暴发后,检测和剔除在猪场的应用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目前的诊断技术和费用也是必须考虑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毒 免疫 母猪 传播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