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关于猪用饲料中替代抗生素的几个对策


摘要:长期以来,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应用于畜牧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动物饲养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抗生素工业的兴起极大促进了养殖业的进展。但是,大量的实践事实表明,抗生素的大量长期使用会造成有害菌种的耐药性及畜产品药残。在人食入有抗生素残留的动物产品,身体健康受到伤害,过敏中毒反应等危害日益严重。抗生素的替代品的研究便成为动物营养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在目前,为促进仔猪的生长,仅凭单一的技术、饲料添加剂或饲养管理是不能取得与使用抗菌剂一样的效果的。生产实验证明,想取代这些抗菌剂需要使用一套综合的策略。以下总结了几种不含抗生素的方法,在生产实践上,几种方法协同作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猪;饲料添加剂;对策

1. 关于提高动物健康水平

1.1.仔猪的管理

除选择优秀杂交仔猪外,仔猪可以采取全进全出制饲养管理:把体重相近的猪同时转入一个经过清洗消毒猪舍中,所有同一猪舍的猪均同期上市,在新的一批猪进来之前,猪舍中的所有猪圈均要腾空,清洗和熏蒸消毒。在下一批猪进舍之前,整栋猪舍要完全彻底清洗干净. 全进全出制饲养管理可以打破疾病在猪群之间的传播链;任何疾病的毒力均不会增加;可以减少猪肺损伤的发生,减轻损伤的严重程度;改善猪群平均日增重;减少上市体重所需天数;改善饲料转化率;与简单清洗单个猪圈相比,当整个猪圈均腾空时,清洗会更有效;与为单个猪圈购买猪相比,为整栋猪舍购买仔猪的工作效率更高。

1.2 .提高母猪健康水平。

母猪的健康直接会影响仔猪的生长。
维持母猪肥瘦适宜的体况很重要,要在母猪的繁殖周期内及时调整饲料的饲喂量,以保证仔猪的较大的出生体重。仔猪有较大的出生重意味着有较强的抗病力。另外,要及时淘汰那些患有链球菌、萎缩性鼻炎、气喘病等的母猪。

2. 关于断奶日龄

2.1. 一种观点认为:要早期断奶。{Pig Champ}记录的数据表明:已有75%的猪群实行22天的断奶或断奶的时间更早,近30%的仔猪实行16天早期断奶。以往的观点仔猪早期断奶控制疾病的发生:刚出生的仔猪血液中并没有抗体,仔猪从初乳中获得免疫性抗体(如IgG、IgA、IgM)。初乳中抗体的含量在开始时较高,但在分娩24h后其含量迅速下降,仔猪在出生后的24-36h,仅能通过小肠吸收大分子的免疫球蛋白,在这以后小肠不再吸收免疫球蛋白,因此仔猪在获得抗体之前就实行早期断奶。

2.2. 另一种观点认为:要延长断奶日龄。欧洲大多数养殖者采用的断奶日龄一般都在24~28天,通过有关试验和研究的结果看,对于饲料中未加入抗生素的家畜,断奶日龄越大效果越好,一方面身体变得强壮了,采食量会随之增加;另一方面,日龄变大,仔猪的免疫系统也随之完善。

3. 关于营养物质消化率

3.1.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饲料中的常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主要有蛋白抑制因子,碳水化合物抑制因子,矿物元素生物有效性抑制因子,拮抗维生素作用因子,刺激动物免疫系统作用因子等。它们存在干扰了饲料中养分的消化、吸收利用,影响了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比如:(1)豆饼含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血细胞凝集素,可以降低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活性,增加胰蛋白酶分泌,肠壁损伤,增加内源蛋白分泌损伤,影响生长、死亡。(2)花生饼含黄曲霉素、抗胰蛋白酶因子,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生长,导致畜禽慢性中毒。(3)棉籽饼含游离棉酚、环丙烯脂肪酸,影响赖氨酸及矿物元素的有效性。(4)菜籽饼含恶唑烷硫铜瘀、异硫氰酸酯,影响碘利用,适口性和生长速度,引起甲状腺肿大和损伤,酯单宁刺激粘膜,导致下痢。

3.2.合成氨基酸的利用

畜禽日粮中氮的利用率通常只有30%-50%,要提高氮的利用率,必须提高日粮氨基酸的平衡;而日粮中必须氨基酸含量占总氮含量45%-55%时,氮的利用率最高。据统计,通过理想模型计算出的日粮粗蛋白的水平每低出一个百分点,粪尿氮气的释放量就下降10%到12.5%。向日粮中添加合成氨基酸,能使生长猪和肥育猪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分别从21%降到14%,从19%降到13%,从而使尿氮的排出量减少40%(P<0.01),粪尿中的臭味物质也显著减少。因此,在畜禽日粮中使用合成氨基酸,能提高日粮氮利用率,减少粪尿氮排除量,从而节约饲料蛋白质,减少氮污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细菌 免疫 抗原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