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场管理

养猪场怎样变绿色工厂?




  环保养猪终结规模养殖污染 

  核心提示:生物环保养猪新技术让"三省、两提、一增、零排放"变为了现实,打破了规模养殖的污染瓶颈,真正实现了养猪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给又臭又脏污染严重的传统养猪业画上了句号。 

  生物环保养猪法与传统养猪法有显著区别,有关专家指出,生物环保养猪新技术优势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三省、两提、一增、零排放","三省"即节省用水75%~90%、节省精饲料10%~15%、节省30%~50%的劳力;"两提"即提高抵抗力和提高猪肉品质;"一增"即增加养猪效益,每头猪在用水、用料、用药等方面可节省30元~80元,同时垫料可生产高档有机肥,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三种效益的结合;"零排放"即猪场内外无臭味,氨气含量显著降低,养殖环节销纳污染物,实现了零排放。 

  我国是生猪产销大国,养猪是畜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每年出栏生猪6亿多头。2006年山东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全省生猪年末存栏2778.5万头。有资料表明,传统养猪业污染物排放量大,1头猪日排泄粪尿约6公斤,年产粪尿达两吨,一个千头猪场日排泄粪尿达6吨,年排泄量达2000多吨。而采用生物环保养猪新技术,无论养多少生猪,污染物都是零,解决了养猪业污染的难题,终结了规模养猪污染环境的历史,提高了生猪的肉质,确保了生猪养殖的规模性、效益性,真正实现了养猪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又臭又脏污染严重的传统养猪从此画上一个句号。 

  山东积极推广生物环保技术 

  核心提示:山东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发展生物环保养猪业的重要意义,并注重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发展环保养猪业、实现增收致富的浓厚氛围。 

  由于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山东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发展生物环保养猪业的重要意义,并注重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沂水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对建设生物环保猪舍的养殖户每平方米给予10元补贴,目前仅在沂水县就已建设生物环保养猪场53家,环保猪舍面积达4.2万平方米,饲养生猪3万多头,另有20处正在建设中。 

  国内外专家代表团前来这里参观的人数已达1.1万多人次。沂水县政府则表示,今年预计全县生物环保养猪场可达到100处,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年底生物环保猪存栏可达到20万头,年出栏40万头。 

  既环保省力,又节耗增效的生物环保养猪法受到了养猪专业户的一致好评。临朐县城关街道高垣墙村的杨兆忠2007年3月引进了零排放环保生物发酵舍养猪技术,大大降低了猪的发病率,提高了猪的品质,实现了粪污零排放。 

  杨兆忠说,他的一批猪42头,90余天育肥,由于当时行情好,加上转化率高,药费少,猪的品质好,纯收入3万多元。目前,临朐县正有5家养猪场改造为生物环保养猪法,饲养规模达到2000头,已出栏1000头。 

  淄博市于2007年11月召开了自然养猪法暨生猪现场会议,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推广使用新型生物环保养猪技术。目前,仅临淄区已建成新型生物环保养殖场22处,覆盖全区6个乡镇、街道,发酵床面积达8000平方米,存栏生猪4100头,年预计出栏4800头。临淄区目前拟建新型生物环保养殖场15处,发酵床面积达6000平方米,存栏生猪4500头,力争将这项新养殖技术覆盖全区所有乡镇、街道。 

  据了解,临沂市已有沂南、费县、郯城、平邑、莒南、沂水、兰山7县区推广了无公害生物环保养猪技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发酵 农民群众 污染物 转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