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病防治

猪传染病-猪痢疾


【病因】此病过去曾叫猪血痢、黑痢、黏液出血性下痢,弧菌性痢疾或密螺旋体病等,现称为猪痢疾。该病为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大肠黏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有的发展为纤维素坏死性肠炎症。其病原主要为猪痢疾密螺旋体,弯曲细菌属及其他肠道微生物有助于本病的发生。病猪和带菌猪常从粪便中排除大量螺旋体,污染周围环境,经饲料、饮水或经饲养员、用具,运输或工具的携带而传播。其传染途径是消化道,猪只由于养殖密度大,或环境卫生不善,使猪体的抵抗力降低致使发病率增加。康复猪带菌率很高,带菌时间长达数月,是重要的传染来源。本病不分季节,不分年龄均可发生。但7-12周龄的小猪发生较多。小猪的发病和死亡率比大猪高。一般发病率约75%。病死率5%-25%。

  【症状】病初体温升高不显著,随病程发展,少数升高40℃左右,个别达41.5℃,稽留或迅速降为常温。多数病猪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腹痛、弓背、卷腹、起卧不安或卧地呻吟等。营养状态急剧下降,病重延长时,贫血消瘦。本病主要症状为血痢,但程度有很大差异。一般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与慢性。最急性型:见于流行初期,个别猪无症状表现突然死亡。多数病猪表现剧烈而频繁下痢,开始为灰褐色稀便,并带有黏液、血液,随病程发展,粪便中可能出现坏死的黏膜上皮碎片,恶臭。腹部紧缩,弓背和腹痛,眼球下陷、寒颤、抽搐,呈高度脱水状态,体温降至常温以下,卧地不起,昏迷而死。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中期。开始有半天到一天的减食,或食欲废绝。除少数病猪体温升高外,一般为正常。以后迅速下痢,呈粥样或水样泻出,粪便中多带血液和黏液,同时,病猪口渴、脱水,逐步消瘦,衰弱死亡或转为慢性,病程7-10天。亚急性及慢性型:多见于流行的中后期,症状减轻,病程较长约2-6周,下痢时轻时重,黏液及坏死组织碎片较多,血液较少。病猪进行性消瘦,生长发育受阻。不少病例能自然康复。有的间隔一定时间又复发,甚至死亡。怀孕母猪感染后易产死胎、难产或流产。

  【诊断】本病具有特征性流行规律、症状及剖检变化,较易做出初步诊断。病原体直接镜检具有很大的价值。可取急性病例猪的新鲜粪便(最好为黏液)少许或大肠黏膜直接涂片,以结晶紫、美蓝或碱性复红染色液染色,油镜观察。也可以暗视野显微镜检查(400倍),观察蛇样活泼运动的菌体。每张涂片至少观察十个视野,如多数视野里有3-5条以上猪痢密螺旋体样微生物时,可做出诊断。

  【治疗】方l鲜马齿苋250克,煎水取汁,加红糖25克灌服。方2鲜侧柏叶120克,鲜马齿苋、鲜韭菜各150克,捣烂,煎汁灌服。方3锅底灰一把,米醋120毫升,混合灌服。方4蟾蜍1只,烧灰研末,拌料喂服。方5生葛根35克、党参4克、藿香5克、茯苓5克、炙甘草3克,煎水喂服。方6白头翁15克、黄柏20克、黄连15克、苦参20克、秦皮20克、诃子20克、乌梅20克、甘草15克,煎汁胃管投服。每日1次,连服5天。方7白头翁10克、炒槐末5克、鸦胆子5克、黄连3克、黄芩5克、黄柏3克、苦参5克、瞿粟壳3克、马齿苋3克、甘草2克,加温水500克,浸泡24小时,煮沸后用纱布过滤,另取大蒜20g,捣烂,加白酒30毫升,猪每次口服25-50毫升,每天2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程 坏死 马齿苋 苦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