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病防治

猪寄生虫病:猪球虫病


猪球虫病是球虫寄生于猪肠道的上皮细胞内引起的寄生虫病。猪等孢球虫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致病种,引起仔猪下痢和增重降低。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或带虫者。

  病因病原为艾美耳科的艾美耳属和等孢属,致病性较强的有猪等孢球虫、蒂氏艾美耳球虫、粗糙艾美耳球虫和有刺艾美耳球虫。临床上,除猪等孢球虫外,一般多为数种混合感染。受球虫感染的猪从粪便中排出卵囊,在适宜条件下发育为孢子化卵囊,经口感染猪。球虫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寄生。在内寄生阶段,经过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最后形成卵囊

  排出体外。仔猪感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摄入的卵囊的数量和虫种。仔猪群过于拥挤和卫生条件恶劣时便增加了发病的危险性。

  诊断猪等孢球虫流行于初生仔猪,感染以水样或脂样的腹泻为特征,排泄物从淡黄到白色,恶臭。病猪表现衰弱,脱水,体型小,时有死亡。卵裹随粪便排出,根据它们的大小、形态和孢子化的特征来鉴别。然而,在最急性感染,诊断必须依据小肠涂片和组织切片发现发育阶段的虫体,因为猪可能死在卵囊形成之前。组织学检查,病灶局限在空肠和回肠,以绒毛萎缩与变钝、局灶性溃疡、纤维素坏死性肠炎为特征,并在上皮细胞内见有发育阶段的虫体。艾美耳属球虫通常很少与临床球虫病有关,但他们发现于1―3月龄腹泻的仔猪。该病可在弱猪中持续7-10天。主要症状有食欲不振,腹泻,有时下痢与便秘交替。一般能自行耐过,逐渐恢复。

  防治预防基于控制幼龄动物食入孢子化卵囊的数量,使建立的感染能产生免疫力而又不致引起临床症状。好的饲养方法和管理措施包括卫生条件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新生仔猪应喂给初乳,年轻的易感动物应保持在清洁而干燥的场地,饲槽和饮水器应保持干净,防止粪便污染,尽量减少断奶、突然改变饲料和运输产生的应激因素。在采取各种管理措施的情况下,动物还有可能发生球虫病时,就应使用抗球虫药进行预防。磺胺类药物、莫能菌素、氨丙啉等对猪球虫有效。母猪在产前2周和整个哺乳期饲料内添加250mg/kg的氨丙啉对等孢球虫病可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致病性 病原 脱水
上一篇 : 猪蹄病的防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