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故又称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革拉瑟氏病。
一、病原
病原为副嗜血杆菌,该菌属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有15个以上血清型,其中血清型5、4、13最为常见(占70%以上)。
二、流行病学
该病为条件性致病,主要与猪体抵抗力、环境卫生、饲养密度有较大关系。猪群密度大,过分拥挤,舍内空气混浊,转群或运输时多发。猪有呼吸道疾病,如支原体肺炎、猪流感、伪狂犬病等感染时,副嗜血杆菌的存在可加剧它们的病情,猪在受到圆环病毒、蓝耳病病毒感染之后免疫功能下降,使病情复杂化,一般猪场不易及时得到正确诊断,使得该病日趋流行,危害日渐严重。
三、临床症状
急性型:病猪发热、体温升高至40.5℃~42.0℃,精神沉郁,反应迟钝,食欲下降或厌食不吃,咳嗽,呼吸困难,有轻微的吹哨音,心跳加快,随发病时间的增长,皮肤发绀或苍白,耳梢发紫,眼睑皮下水肿,扎堆,腕关节、跗关节肿大,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出现跛行或一侧性跛行,共济失调,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
慢性型:主要是食欲下降,咳嗽,呼吸困难,皮毛粗乱,腕关节、跗关节肿大,四肢无力或跛行,生长不良。
四、剖检病变
解剖时可见心包炎、心肌炎、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关节炎等多发性炎症,有心包膜增厚粗糙,心脏有纤维素性或浆液性渗出,心包液、胸水、腹水增多,肺脏肿胀、出血、淤血,有时肺脏与胸腔发生粘连,这些现象常以不同组合出现,较少单独存在。??
五、临床诊断要点
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呼吸有吹哨音,眼睑水肿,解剖有心肌炎、心包炎,心肌心包有纤维素性粘连。
六、鉴别诊断
主要应与链球菌病、葡萄球菌病、放线杆菌胸膜炎、伪狂犬病、仔猪水肿病等病鉴别诊断。
七、治疗
治疗要在发病初期尽早用药,注射用药可选用氟甲砜霉素、头孢菌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喹诺酮类、增效磺胺等,而且用量要适当加大。据报道大多菌株对红霉素、氨基甙类、壮观霉素和林可霉素有抵抗力。
八、预防
一旦猪群出临床症状现,应立即隔离病猪,采用口服之外的方式应用大剂量的抗菌素进行治疗,并且应当对整个猪群进行药物预防,而不仅只是对出现出症状的猪用药。
疫苗的使用是预防副猪嗜血杆菌造成损失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猪副嗜血杆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疫苗免疫在不同的血清型之间所引起的交交叉保护率很低,通常采用多价灭活苗。多价灭活苗免疫母猪程序:初免猪产前40天一免,产前20天二免,以后在产前30天免疫一次即可。受本病严重威胁的猪场,小猪也要进行免疫,从10日龄到60日龄的猪都要注射,每次一毫升,最好一免后过15天再重复注射一次。
猪场发生本病时尚需采取下列措施:隔离病猪,淘汰无饲养价值的严重病猪;改善猪舍通风条件,消灭老鼠,做好环境卫生工作,每日冲洗猪舍,严格消毒;疏散猪群,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各种应激;尤其要做好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等预防免疫工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zhu/10/2011-07-09/18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