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病防治

不同阶段猪病的特点和预防措施




药物:断奶后的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00ppm+金霉素400ppm,连用2周。可防止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痢疾密螺旋体、细胞内劳索尼亚菌、结肠螺旋体等的感染,提高猪的健康水平。

如果断奶后的链球菌感染较严重,则可在以上配方的基础上添加阿莫西林175ppm,这样看似增加了饲料成本,但由于猪的健康状况好转,节省了注射药物成本和人力的浪费,并可加速生长,最终降低生产成本。

【生长育肥阶段】

生长育肥猪的抵抗力相对保育猪强,正常情况下,发病率、死亡率均很低,但有些疾病仍会在这一阶段发生。如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猪痢疾、结肠炎、回肠炎等。这些疾病造成的急性损失不大,但由于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最终大幅度增加生产成本。这些疾病大部分是在保育阶段感染的,因而如果能在保育阶段通过改善饲养管理和药物预防,生长育肥阶段的发病率将会大幅度下降。

管理要点

饲养管理:猪群的密度一定要合理,实践证明,密度越高,猪群发生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越大。

饲料: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3公斤/吨。

药物:根据猪场的发病情况,在发病前的1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00ppm,金霉素400ppm或强力霉素150-200ppm,连用7天,可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发生、降低胸膜肺炎的发病率,而且也可防治猪痢疾、结肠炎和回肠炎。

【种猪】

后备母猪是一个种猪场的未来和希望,因而应当特别注意后备母猪的管理。后备母猪对很多疾病的免疫力还不足,因此不一定能通过初乳保护仔猪,甚至有可能将疾病传播给其后代。如后备母猪的支原体阳性率可达70%,2-4胎的母猪支原体阳性率只有40%;增生性肠病(回肠炎)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经产母猪。母猪的主要问题是繁殖障碍,可由环境因素、营养、饲养管理不当引起,当然主要原因还是一些传染病。如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非典型猪瘟、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病等。

后备母猪管理程序

一般后备母猪需要经过2次选择才能合格。6-9月份出生的仔猪性成熟的比例较其它时间出生的低23%以上。初次选择后,在配种前应该完成第二次选种,那些注射疫苗过敏的猪、生长缓慢和贫血的猪、用冷水刺激后皮肤苍白、背毛直立并发抖的猪应该淘汰。接种疫苗和驱虫:在配种前要完成大部分疫苗的接种工作,如猪瘟疫苗、口蹄疫疫苗、细小病毒疫苗、有时甚至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等。用药物驱除后备母猪体内外的寄生虫。

饲养管理和催情:控制采食量,控制后备母猪的体形,不能过瘦,也不能过肥,否则发情不正常。

药物净化:在后备母猪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00ppm,金霉素400ppm,配种前连用7-10天,可以净化支原体、回肠炎、胸膜肺炎、猪痢疾等。配种后一直到分娩,猪群的生产情况将非常平稳。

传染病引起的繁殖障碍主要依靠采取生物安全措施,结合疫苗接种。而由于环境问题导致的繁殖障碍可以通过改善环境和加强管理进行预防。如由于温度过高引起的流产,可以通过滴水降温、降低密度、增加通风等实现。母猪在配种后到胚胎着床的阶段,对高温特别敏感,此时应注意降温。严格按要求饲喂,使猪的体形保持标准。如80天以前限饲,后期加强营养。

营养一定要平衡,注意补充维生素A、D、E以及生物素等。

总之,猪病很多,要有效控制不同阶段的猪病,不能只靠疫苗和/或药物,必须结合饲养管理的改善、生物安全的加强等。任何一种药物,只有合理使用,才能获得理想效果。对连续生产的猪场来讲,要控制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必须在各个阶段都严格实行全进全出。防患于未然,将大大降低猪场的生产成本。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饲料 霉菌 猪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