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病防治

夏秋季节猪易流行的传染病及其防治




  4.防治:(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消除一切应激因素,消灭媒介昆虫。弓形虫,猫是终末宿主,因此,禁止猫接触饲料。疫区定期在饲料内添加土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等药物。(2)治疗:肌肉注射克红(主要成分:多西环素等),息热(主要成分:磺胺嘧啶等),菌氟康(主要成分:氟苯尼考等)等药物。

  猪高热综合症

  1.概况:猪“高热病”即为猪高热综合症,是一种高热、厌食、黄尿为特征的疾病,该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严重等特点。由于该病病因复杂,一般为多病原混合感染,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使治疗成本增加,养猪生产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2.临床症状:猪群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0℃以上,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或废绝。病猪皮肤发红,耳后耳缘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多处皮肤有斑状,呈紫红色,病猪呼吸困难,喜俯卧。有的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眼分泌物增多,结膜炎。有的病猪粪便干燥,呈球状,个别的病猪呈腹泻现象,尿少混浊,颜色深,部分母猪妊娠后期出现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

  3.剖检病变:肺出血、郁血、肿胀、变硬,肺部呈现斑驳状褐色大理石样病变。大多数是混合感染肺炎,有化脓灶,部分猪肺出血形成出血性肺炎,间质明显增宽,胸腔及腹腔有纤维蛋白渗出。

  4.防治:(1)预防:A.坚持自繁自养。如必须从外地引进种猪时,应严格隔离检查2~3个月,确为健康猪,方可与健康猪混群。B.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猪群饲养环境,做好通风与保温工作,降低饲养密度。C.搞好卫生消毒工作,猪舍及周围环境定期用不同的消毒药交替进行消毒。D.对猪群搞好各种疫苗的免疫接种。(2)治疗:对猪“高热病”要及时正确地诊断,确诊是哪几种病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后,才能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症治疗,合理用药。同时应联合用药才能有效地控制疫情,对细菌与病毒混合感染的病猪,应采用对细菌和病毒均有效的抗菌和中药提取物复合制剂,如红链喘绝、君杜(主要成分:环丙沙星等)、息热(主要成分:磺胺嘧啶等)、和黄芪多糖等针剂进行治疗,每天2次,连用3~5天。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药物进行治疗,添加的药物如复方喘痢刹、辑毒110等,并应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效果更佳。

  猪传染性胃肠炎

  1.概况: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主要以严重腹泻、呕吐、脱水及仔猪病死率高为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严重死亡。

  2.临床症状:本病传染迅速,哺乳仔猪发病突然,多数在哺乳后突发呕吐,接着出现剧烈的水样腹泻,粪便呈淡黄、黄白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块和泡沫,后躯被毛被粪便污染,在发病后期,由于脱水,粪便黏稠,病仔猪极度消瘦。仔猪一般在2~3日内死亡,随着日龄的增加,病死率逐渐降低。母猪发病后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体温略有升高,有时呕吐,水样腹泻呈喷射状,粪便灰色或褐色。有的母猪泌乳减少或停止。

  3.病理变化:主要病变在胃与小肠,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黏膜充血。小肠内充满白色或黄绿色液体,肠壁菲薄,肠管扩张,呈半透明状,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充血。有的仔猪肺出血、淤血。

  4.防治:(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不从疫区引进猪只。(2)当猪群发生本病时,应立即隔离治疗,对猪舍、场地、用具、车辆和通道进行严格消毒。对病猪进行对症治疗,通过饮水进行补液(所补液体:1000毫升水中含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克)。(3)对发病猪用百病治(主要成分:氟苯尼考等)、止泻灵(主要成分:蒽诺沙星等)等药物治疗。

  仔猪黄痢

  1.概况:本病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一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尤以1~3日龄最多见。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100%,本病传播主要是带菌母猪。

  2.病原:大肠杆菌。

  3.临诊症状:潜伏期很短,短的生后12小时,长的1~3日,一窝仔猪生下时体况正常,突然有1~2头表现全身衰弱,很快死亡。随后其它仔猪相继发生腹泻,粪便呈黄色或黄白色,浆糊状,其中有乳凝块。粪便沾污尾、会阴和后腿等处,形成痂块,病猪精神沉郁,吃奶减少或不吃,肛门失禁,口渴,脱水消瘦,眼球下陷,最后昏迷死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母猪 脱水 猪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