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病防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又称“猪红皮病”。

  本病传播途径多样,猪感染该病可通过摄食血液或含血的物质,如舔食断尾的伤口、互相斗殴或喝被血液污染的水与尿而发生直接传播;通过活的媒介昆虫传播,如猪虱、蚊虫、吸血蝇、疥螨等,以及被污染的注射器,用于断尾、打耳号、去势的器械等发生间接传播。妊娠母猪感染后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发生垂直传播。

  本病经病理学初步诊断,然后再镜检、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即可确诊。

  现在国内外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大多采用抗生素、磺胺类、砷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症状有所缓解,猪皮肤的颜色恢复正常,“治愈”后仍然可以从体内检测出猪附红细胞体,仍可以传染给人或其他动物,达不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一、临床症状和诊断

  临床上主要表现黄疸、贫血和高热,并且全身发红。病猪表现精神沉郁,体温在40℃~41.7℃,皮肤发红,耳背青紫色,被毛无光泽,毛孔有铁锈样出血,腹泻,排浅红色尿,啃咬现象较明显,舔食从断尾处流出的血液,眼结膜出现不同程度的苍白黄染,病畜消瘦。

  剖检可见血液稀薄,皮下水肿,粘膜、浆膜、腹腔内的脂肪、肝脏等呈不同程度的黄染。全身淋巴结肿大,肺脏水肿,心包积液,肝脾肿大,胆囊肿大,胆汁充盈。肾脏有出血点或表现为贫血,腹水增多。

  取病猪的肝、脾、淋巴结等经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基本上可排除细菌感染。

  鲜血压片镜检:从耳静脉取病猪血液一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合、加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猪的红细胞变形,还可以看到在血浆中抖动、转动的原点状病原体,见到变形的血细胞及呈淡绿色荧光的附红细胞体,为阳性。

  血片染色镜检:取死猪血液于载玻片上推片,以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红细胞边缘不整齐,呈菜花状、星状,红细胞表面有许多圆形、椭圆形紫红虫体,轻轻旋动显微镜微调,可见附红体折光性很强,像一轮轮淡蓝色宝石(红细胞),嵌着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珍珠(附红细胞体)一样,以瑞氏染色,可见虫体呈紫蓝色,个别为黄色,为阳性。革兰氏染色呈阴性。

  二、防治对策

  1.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猪舍卫生,定期进行消毒、疫病监测、饲养员的健康检查,杜绝外来人员、车辆的进入,防止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传入和发生。

  2.中药疗法。

  ①单一中药提纯物。青蒿素是从青蒿中分离到的抗疟有效单体,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治疗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毒副作用低、疗效高,不易引起疟原虫的抗药性。试验证明,该药也是治疗和预防猪附红细胞体病首选药物之一。此外,还有用提纯的蒿甲醚、大蒜素、华蟾蜍素治疗附红细胞体病的报道。

  ②复方中药。动物红细胞中存在着许多与免疫功能相关的物质,而附红细胞体恰是破坏了血液中的红细胞,致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据报道:天花粉、黄芪等中草药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另一方面,附红细胞体病属温热症,热势偏盛,一些中草药可达到解表、凉血、清里、滋阴等作用。为此可从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方面采取中草药辅助治疗该病。

    处方一:生地、柴胡、玄参、丹皮、赤勺、板蓝根各20克,黄芩、杏仁、荆芥、薄荷、二花、连翘各15克,石膏40克,甘草5克,供40公斤体重猪用,每日一次,连用2次。

    处方二:当归100克、熟地60克、赤芍50克、黄芪60克、川芎30克、常山100克、地榆70克、苦参70克、青蒿60克,粉碎按1%比例混饲或每头猪30~50克,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每日1剂。

    处方三:水牛角(切碎)120克、黑桅子90克、桔梗30克、黄芩30克、赤芍30克、生地30克、玄参90克、连翘壳60克、鲜竹叶30克、丹皮30克、紫草30克、生石膏240克。用法:上药加入水5000毫升,煎开20分钟取汁,按10~20毫升/公斤体重计算,分早、晚饮用,药渣加入饲料中饲喂。

  处方四:当归100克、黄芪60克、常山100克、苦参70克、青蒿60克、川芎30克、地榆70克、天花粉30克组成,经粉碎混匀,开水冲调,温后灌服,按10~20毫克/公斤体重计算,一天两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附红细胞体病 连续 饲料 母猪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