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病防治

猪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特征及防治对策




    2.1.2 发生原因 该病的发生常和各种应激因素有关,如没有及时给仔猪吃初乳,母猪泌乳量过多、过少或乳脂过高,母猪饲料突然更换或配合不当,气候突变、冷热不定、阴雨潮湿等,都可促使该病的发生或增加该病的严重性。

    2.1.3 临床症状及病变 该病的主要症状是腹泻,排出灰白或白色的糊状、浆状有特殊腥臭味的粪便。体温和食欲无明显的变化。病猪怕冷、拱背、皮毛粗糙无光。发育迟缓,逐渐消瘦。病程长短不一,一般为3~7天左右,大部分病猪可自行康复,但易复发。剖检时仅见胃肠卡他性炎症。

    2.2 仔猪白痢的防治对策 对该病的预防和免疫可参照仔猪黄痢,同时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2.2.1 早期补料 一般从仔猪出生后的第7天开始,选择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颗粒料供仔猪自由采食,充分供给清洁饮水,可促进消化器官发育,增强抵抗力,防止下痢。

    2.2.2 适时补给铁和硒 在仔猪出生后的第二天,一次性肌注5%的右旋糖酐铁2毫升或生血素等。在缺硒地区,可在仔猪出生后的1~3天肌注0.1%的亚硒酸钠―VE0.5~1毫升,断奶时再注射一次。也可给怀孕母猪产前注射2~3毫升亚硒酸钠―VE,加喂抗贫血药,对仔猪黄、白痢有预防作用。

    2.2.3 药物预防 在母猪产前4天用左旋咪唑按12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或10毫克/千克体重肌注,初生后7日龄仔猪1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或8毫克/千克体重肌注,均可预防仔猪白痢。

    2.2.4 药物治疗 用调痢生按0.1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1次,或投入饮水一次使用,连用3天,疗效显著;当个别猪治疗无效时,可选用痢菌净或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或用磺胺脒1份,鞣酸蛋白2份,药用木炭粉3份,酵母粉2份混匀,调成糊状,每次口服2~3克,每天2次。用多价大肠杆菌的高免血清治疗该病也有效。

    3 猪水肿病 该病是由一种特殊的大肠杆菌感染后引起的急性肠毒血症,断奶前后的猪均可发病。

    3.1 猪水肿病的主要特征

    3.1.1 年龄特征 该病多发生于断奶后1~2周龄的仔猪,架子猪也可发病,尤其是生长发育较快的肥胖猪更易发病,发病率20%左右,病死率达80%。

    3.1.2 发病季节 该病多发生于春秋两季,呈地方性流行,常常局限于少数猪群。

    3.1.3 发病诱因 该病的发生与各种应激因素有关,如气候突变、阴雨潮湿时多发。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饲料中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均可诱发该病。

    3.1.4 临床症状及病变 临床上以神经紊乱,偶有腹泻和突然死亡为特征。病程短促,一般为1~2天,个别病例仅为数小时死亡。病猪的主要症状为体温无明显变化,四肢无力,共济失调,口吐白沫,脸部和眼睑水肿,叫声嘶哑,后肢麻痹时卧地不起,在昏迷状态中死亡。剖检时常见胃壁尤其是胃大弯、肠系膜淋巴结、胆囊与喉头水肿为特征。

    3.2 猪水肿病的防治对策

    3.2.1 预防措施 严禁从发病地区引进种猪,加强断奶仔猪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不要突然换料和突然改变饲喂方法,饲料喂量应逐渐增加,防止饲料单一,最好喂给配合饲料。缺硒地区应注意在饲料中补硒及维生素E,并增加青绿饲料供给量。

    3.2.2 免疫接种 目前对该病尚未有正式批准的商品化菌苗可使用。据报道,用从本场分离的菌株制成的自家灭活菌苗,在仔猪断奶前1周每头肌注2毫升,可使仔猪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3.2.3 药物治疗 在仔猪断奶前1周至断奶后的3周内,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抗菌药物,如土霉素、新霉素等,每千克体重用5~20毫克;氟苯尼考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均能收到良好的防病效果。对病猪尚无特效治疗物,一般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发病初期采用亚硒酸钠―VE注射液对该病有一定疗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饲料 免疫 病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