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肖维华时,他正抬着一根长长的竹竿,赶羊儿上山,一身迷彩服,脚穿解放鞋,一副当地村民的打扮,活脱一个地道的“羊司令”。
肖维华,33岁,清流县李家乡长灌村人,1997年林业学校毕业后,进入清流县人造板厂工作。2001年,厂子破厂,他下岗,之后,他做过汽车销售等生意。
去年初,肖维华在厦门与人合伙做生意。几个生意朋友聊天时说,现在羊肉市场前景看好,养羊业大有可为。肖维华听了心动了:自己在外打拼多年,飘泊不定,很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实体,现在有这么好的项目,家乡清流县又正在大力扶持发展肉羊产业,何不回家乡去创业?
去年3月,肖维华带着三人合伙的40多万元钱,回到家乡,准备搞一个规模养羊场。他将羊场建在清流县里田乡李坊村的蛇坑组,这里地点较为偏僻,但食料丰富。
去年7月,第一批350多头种羊运进了羊场。那时,肖维华还是养羊“门外汉”。羊刚运回的第四天,就有一头母羊要产仔,可他不懂,见羊懒洋洋地窝在羊舍里,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忙挂电话请来乡畜牧站技术人员,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接生了第一头仔羊。
为了尽快掌握养羊基本技术,肖维华吃住在羊场。每天清晨羊出圈,他就开始观察羊走路、吃草的姿态;傍晚羊归圈后,肖维华每天夜里都起来两三趟,观察羊在夜间的动向。有一回,一头母羊夜里产仔,他用了整整3个多小时,观察母羊生产。
渐渐地,肖维华掌握了一些养羊基本知识。他说,现在只要用眼一看,他就能知道哪头母羊要产仔,哪头羊生病了。他告诉我们,羊是特别喜欢跑的动物,要是哪天哪头羊不爱动了,那肯定是有问题了;而母羊要产仔时,总会回头看腹部,不爱出栏,乳头会胀,这时,就要准备给母羊接生了;给母羊接生后,应该喂豆粕加麦皮与红糖同煮的饲料,补充营养。
有些离群的羊傍晚会走失。肖维华常为此苦恼。一次,三头羊夜未归圈,肖维华与当地村民找到10点多钟才找着。
为了预防羊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发育受影响,养羊人必须每天给羊喂盐。肖维华根据这个要求,想出了用哨音来控制羊归圈的办法。他在给羊喂盐时,先吹口哨,再喂盐,让羊形成条件反射。后来羊归圈时,肖维华只要吹起哨子,羊听到哨音,便条件反射地返圈吃盐,省去了上山找羊的许多麻烦。
“羊司令”还有不少帮手。肖维华告诉我们,从羊舍选址开始,乡、村领导便来帮助协调,解决了盖羊舍的木料和通水通电等问题,乡供电所将电直接拉到羊舍。县畜牧水产局免费提供消毒药、疫苗等,并不时派出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肖维华说,羊刚进羊场时,有一头羊因长途跋涉,受到挤压受伤,他马上挂电话给乡畜牧站,上午9点多钟才挂出电话,10点钟工作人员就赶到羊舍,10多公里崎岖不平的山路,只用了半个小时时间。
为了实现生态化养殖,减少山羊对植被造成的破坏,肖维华还收购了1万多公斤地瓜藤及大豆杆等干料,让春冬季节羊有食料。他告诉我们,今年,他将租下羊舍附近的近百亩山垅田,种植黑麦草,作为春冬季节的羊饲料。
如今,肖维华的羊已产下30多头仔羊,预计到今年4月,第一批羊即可出栏,到时便可收回第一笔资金。他说,过几年,他要把羊场发展到种羊存栏500头,肉羊年出栏量达1000多头的规模,并将肉羊打入沿海市场,让自己当上真正的“羊司令”。(邓文桂黄秋梅刘建森)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yy/siyangguanli/2009-02-16/123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