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羊技术 > 饲养管理

夏秋季节羊病的防治


夏秋季节是羊腐蹄病、眼病、中暑、蓝舌病的高发期。本人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一些经验,特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腐蹄病

病因:炎热雨季,圈舍潮湿泥泞,羊易患此病。诱因则是草中钙、磷不平衡,致使蹄部角质疏松,粪尿雨水浸泡后,局部组织软化,以及被石子、铁屑、玻璃碴儿等刺伤蹄部,均能致病。也有因蹄冠与角质层裂缝而感染病菌。

症状:病羊跛行,食欲降低,喜卧怕立,行走困难。用刀切割扩创后,蹄底的小孔或大洞中有污黑臭水流出,蹄间常有溃疡面,上覆盖着恶臭的坏死物,严重时,蹄壳腐烂变形,卧地不起,久卧压成褥疮,还能引起全身败血症。

治疗:病羊应及时修整蹄部,如蹄叉腐烂,可用5%—10%的浓碘酊或1%—2%的高锰酸钾溶液涂洗,若是蹄底软组织腐烂,要彻底扩创清洗,然后在蹄底孔或洞内用5%硫酸铜粉或5%水杨酸粉填塞包扎,外面再涂上松节油,借以防腐防酸,也可用磺胺或一些抗菌素软膏等。对急性病例,要控制败血症的发生,还应该注意用青、链霉素以及广谱抗菌素药物进行全身治疗。

预防:注意喂给适量矿物质,及时清除圈舍中的积粪尿。在圈进门处要放置10%的硫酸铜溶液浸湿草袋,用于羊蹄消毒。

二、眼病

本病多发生在炎热和湿度较高的夏秋季节,传染很快,多呈地方性流行,多发生在一侧或两侧眼部,发病率可达90%—100%,但病死率很低。病羊流泪,怕光,眼睑肿胀,有脓性分泌物,发病当天可见角膜混浊,呈灰白色半透明或乳白色的不透明,一般先从角膜边缘开始,渐向眼中央发展,最后,可使视力完全丧失。

治疗:

1、1%—2%硼酸水冲洗干净。

2、四环素药膏每天早晚各一次涂于眼中。

3、青霉素和链霉素各50万单位加蒸馏水1ml冲洗,10ml肌肉注射。

三、中暑

病因:羊在炎热的阳光下放牧,或关在通风不良、潮湿闷热的车厢与栏舍内易发生本病。

症状:羊初患病时精神不振,常常围着圈打转,四肢发抖,步态不稳,呼吸短促,眼结膜红并逐渐变为蓝紫色,体温升高到40℃—42℃,心跳快而弱,皮肤干热。继而大量出汗,鼻孔流出泡状液体,心跳每分钟100次以上,很快昏倒,昏倒时眼球闪动,如不及时抢救,则会很快死亡。

治疗:

1、将病羊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往头上浇淋冷水或凉水灌肠。注射安钠加,大羊3—5ml,给予食盐水饮用,必要时可投服清凉剂。

2、颈静脉放血80—100ml,放血后补液,可用5%糖盐水500ml加入10%安钠加4ml。

3、纠正酸中毒及时对症治疗,可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注射液50—100ml。心脏衰弱及循环虚脱时,皮下注射5%硫酸苯异丙胺溶液20ml—40ml。

预防:放牧不要在炎热的阳光下进行。车厢、羊舍要通风凉爽,防止闷热。多给饮水和清凉多汁的饲料。

四、蓝舌病:

蓝舌病是反刍动物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热,口腔和胃肠道粘膜的溃疡性炎症变化,乳房和蹄冠上也常有病变,且常因蹄真皮层遭受侵害而发生跛行。患病动物为传染源,主要由媒介昆虫——伊蚊及库蠓传播,呈季节性流行。多发于湿热的夏季和早秋,特别是池塘及河流多的潮湿低洼地区易发此病。

症状:羊传染蓝舌病后,潜伏期一般为4天—10天。病初体温升高至40℃—42℃,高热稽留4天—5天,精神萎顿,厌食,呼吸及心跳加快。大量流涎,流鼻涕,双唇发生水肿,常蔓延至面颊、耳部,舌及口腔粘膜充血,发绀,出现淤斑呈青紫色;严重者发生溃疡,糜烂,致使吞咽困难。继发感染进一步引起组织坏死,口腔恶臭,鼻腔有脓性分泌物,干涸后结痂于鼻孔周围,因而引起呼吸困难。鼻粘膜和鼻镜糜烂出血。有时蹄冠和蹄叶发炎,最初蹄热而痛,后见跛行,膝行或卧地不起,由于并发肺炎或胃肠炎而死亡。山羊的症状与绵羊相似,但较轻,多呈良性经过。

治疗: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营养,精心护理,对症治疗。口腔用清水、食醋或0.1%的高锰酸钾水冲洗,再用1%—3%硫酸铜或碘甘油涂于糜烂面,或用冰硼散外用治疗。蹄部患病时可先用3%克辽林或3%来苏尔洗净,再用土霉素软膏涂抹。注射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比较严重的病例可补液强心,5%糖盐水加10%安钠加1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蓝舌病 腐烂 链霉素 雨水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