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羊技术 > 饲养管理

如何防治羔羊痢疾



多种病原微生物都能引起羔羊痢疾(腹泻),其中主要是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沙门氏杆菌、轮状病毒、牛腹泻病毒等,一种或两种以上病原都能引起发病。多发生于7日龄左右的初生羔羊。以2~4日龄的羔羊发病率最高。传染来源为病羔排出的粪便,由于母羊乳头被粪便污染,羔羊吃奶时,经口进入消化道而感染。但该病原体有时也存在于健康羊只肠道中,在羊的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毒力可相对增强而致病;羔羊体质瘦弱,气候骤变,也是发生羔羊腹泻的诱因.
症 状:潜伏期为1~2天。病初精神沉郁,不想吃奶,拱背、喜卧,不久即发生不同程度的腹泻,排恶臭的白色、黄色以至绿色稀水样粪便。病羊迅速消瘦,眼窝下陷,口流泡沫,卧地不起,被毛粗乱,食欲停止,粪中带血,体温下降,经1~2天死亡。
预 防:加强管理,注意卫生,产前产后对圈舍彻底清理消毒,接羔时注意清洁。特别是脐带和乳房的消毒。
治 疗:初病以清理肠道与灭菌消毒为主,先灌服6%硫酸镁溶液20~30毫升,经6~8小时后,灌服0.5%高锰酸钾溶液20~30毫升,第二天可再灌服1次。或用下列药物治疗:
①土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均为0.125~0.25克口服,或加乳酶生1片口服,每日2次。
②痢菌净肌内注射1~2毫升,2次即可。
③土霉素针剂10万单位,每日2次肌内注射,连续3日。
④合霉素粉剂每日0.5克口服,连服用3~5日。
⑤合霉素针剂每次肌内注射0.125克,每日2次,连用3~5日。
⑥促菌生(DM423)、分叉杆菌—酵母菌合剂(124~146)、大肠杆菌高免乳清口服,均有疗效。
⑦杨树花煎剂、增效泻痢宁、维迪康口服对病毒引起的腹泻疗效较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羔羊 病毒 清理 病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