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腿病(又称气肿疽、鸣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反刍动物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组织坏死、产气和水肿,特别是股、臀、肩和胸部等肌肉丰满处发生气性肿胀,按压有捻发音为特征。
1 病原学
气肿疽梭菌为梭菌属成员。为专性厌氧菌,菌体较大,两端钝圆,单在或成短链,形成中央或偏端芽孢,周身有鞭毛,运动活泼。幼龄培养物革兰氏染色阳性,在陈旧培养物中可变成阴性。
本菌的繁殖体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一旦形成芽孢则抵抗力很强,芽孢在土壤中可存活5年以上。在液体中的芽孢可耐受20分钟的煮沸,3%的甲醛溶液15分钟可杀死该菌的芽孢。
2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畜及污染的饲料、饮水、泥土等。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皮肤伤口或通过吸血昆虫叮咬传播。
感染动物为牛,在我国以6个月至3岁的黄牛最易感。水牛、绵羊、山羊和鹿仅个别病例。马、猪、鸡和猫无易感性。
本病多为散发,有一定地区性和季节性。常在春、秋季出现,多雨季节以及洪水泛滥期多发。在夏季干旱酷热及吸血昆虫活跃时期也多发。
3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3~5天,最短1~2天,最长7~9天。
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42℃。在肌肉丰满部位,如股、臀、腰、肩、胸、颈等发生气性炎性肿胀。初期有热痛,后变冷失去痛觉。皮肤干硬而黑,甚至坏死,触压患部有捻发音。若切开肿胀部,有黑红色带气泡的液体流出,并有特殊臭味。最后病牛体温下降,呼吸困难,心力衰竭而死。
4 病理变化
尸体迅速腐败和臌胀,口鼻和肛门常有带泡沫的红色液体流出。患部肌肉黑红色,充满气体,组织疏松多孔呈海绵状,味臭。肝轻度肿胀,切面有大小不等的褐红色坏死灶。
5 诊断
5.1 根据流行病学、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取病牛肿胀部位肌肉、水肿液或死牛肝脏表面涂片,染色镜检,若见到单个或两个连在一起的无荚膜、有中央或近端芽胞的气肿疽梭菌,即可确诊。
6 防治
在疫区注射气肿疽菌苗。发生气肿疽时,立即隔离,治疗,病牛可用抗气肿疽血清和青霉素治疗。对病死牛连同粪便、垫草一起焚烧或深埋,牛舍、用具及污染的草料、粪便进行消毒和焚烧,以防扩大污染。近3年内发生过本病的地区,每年春季预防注射1次气肿疽菌苗。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yn/3/2010-04-16/130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