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棘球蚴病也叫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幼虫――棘球蚴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病原形态及生活史:本病的病原为棘球蚴,为无色透明的囊泡,其大小不一,有许多连续的小囊组成,外面包有一层厚的结缔组织膜。
成虫的孕卵体节和虫卵随终宿主(犬)的粪便排到外界,污染牧场、牛舍、饲草、土壤。虫卵被中间宿主(牛)吞食后,孵化出的六钩蚴在消化道逸出.钻入肠壁血管,随血液循环到达肝、肺、肾等器官,逐渐发育为棘球蚴。当含有棘球蚴的脏器被终末宿主(犬)吞食后,囊内的每一个原头蚴均可发育为一条成虫。
症状:棘球蚴主要寄生在牛的肝脏和肺脏。肺部严重感染时,病牛呼吸困难、咳嗽。在不同部位叩诊,有局限性的半浊音区。听诊病灶部肺泡音微弱或消失。如果棘球蚴破裂,则全身症状迅速恶化,体力极度虚弱,通常窒息死亡。肝脏严重感染时,腹部右侧膨大,营养失调,常发生臌气,叩诊肝浊音区扩大,触诊时有疼痛感。
诊断:本病仅凭症状常常不能确诊。应采用生前以新鲜棘球蚴囊液为抗原做变态反应试验,结合诊断性驱虫可确诊。病牛死后根据尸体剖检变化可作出正确诊断。
防治诀窍:
必须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大力宣传有关知识,严格执行动物卫生检疫制度,严禁患病器官用来喂犬,并捕杀野犬及其他终末宿主。只要棘球囊泡不被犬吃到,本病便可逐渐地得到控制;定期驱除犬绦虫,每季一次。
常用的药物有:氢溴酸槟榔碱,按每千克体重2毫克,一次口服,具有极好的疗效。在投药前须停食18~24小时;氯硝柳胺,按每千克体重0.1~0.2克,混于饲料中饲给,安全有效;吡喹酮,按每千克体重0.5~5毫克剂量,对犬的各种带科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等有良好驱虫作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yn/3/2009-12-06/129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