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奶牛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瘤胃及肠道调控添加剂


包括缓冲剂和有机酸添加剂。缓冲剂如碳酸氢钠、氧化镁和乙酸钠等,它可以中和胃酸,防止酸中毒,增加采食量。我国为了从奶牛中获得6000-7000千克产奶量,大量给奶牛提供精料,由于精料增多、粗饲料减少,形成过多的酸性产物,瘤胃微生物区易被抑制,饲料消化能力减弱,最终导致乳脂生成受抑制,乳脂率下降,严重时发生酸中毒。碳酸氢钠一般在混合精料中的比例为0.5%-2%,氧化镁为0.5%-1%,二者合用比单独用更好,其比例为2:1-3:1。使用这类缓冲剂时,要根据日粮成分组合、气候、营养予以调整,当喂的青贮料或精料超过日粮总营养的50%-60%时或气候炎热时应补饲缓冲剂,补饲时应减少食盐的喂量,以免钠摄入过多。研究证明,日粮中添加碳酸氢钠和氧化镁混合物,可使有机质消化率从69%提高到72%,纤维素的消化率从36%提高到 48%。奶产量提高4%-10%,乳脂率可提高0.06%-0.48%。常用的酸化剂包括无机酸和有机酸,在奶牛上应用最多的是异位酸,包括异丁酸、异戊酸和2-甲基丁酸3种。酸化剂可以降低胃肠道pH,从而促进胃蛋白酶原向胃蛋白酶的转化,提高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活力,抑制胃和小肠中大肠杆菌和其他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刺激乳酸菌的生长,在饲料内添加后可以刺激纤维分解菌的生长和微生物蛋白的合成,有利于动物消化吸收和机体健康,较大幅度地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奶牛 气候 饲料 细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