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中西医结合防治奶牛蹄叶炎


    蹄叶炎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将给饲养者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西医诊断与治疗

    1、病因 多为采食高能量的饲料,引起轻度瘤胃酸中毒,乳酸内毒素及其它血管活性物质通过瘤胃吸收到蹄部而引起。

    2、临床症状 急性蹄叶炎两前肢或后肢跛行明显,前肢常向前伸出,后肢前伸踏于腹下,病牛不愿站起或行走,采食或饮水时患牛拒绝站立而腕部着地。运动时患蹄轻轻落地,蹄踵比蹄尖先落地,步态僵硬,病牛弓背,病蹄比正常蹄温度高,检查蹄部敏感。奶牛躯体消瘦、产奶量下降。

    3、治疗 (1)缓解疼痛。用1%普鲁卡因注射液20~30毫升进行指(趾)神经封闭,也可用乙酰普吧嗪肌注。(2)对蹄部进行药浴,以促进渗出物吸收。(3)对症治疗。用5%碳酸氢钠500~1000毫升、10%葡萄糖溶液50~1000毫升静注,或用10%水扬酸钠溶液100毫升、20%葡萄糖酸钙500毫升进行静脉注射。(4)慢性病例主要保护蹄底角质、修整蹄形。

    (二)中医诊断与治疗

    1、病因 中医把蹄叶炎称为"五攒痛",其病又分为走伤"五攒痛"和料伤"五攒痛"。走伤"五攒痛"多为长途运送或负重后突然停止,血瘀凝于膈内,滞气积于胸中,侵及四肢,滞而不通,以致作痛;而料伤"五攒痛"是由于突然误食精料如大豆、小麦、高梁等,致使谷气凝于脾胃,料毒积于胸中,脾胃失运,料毒传于经络而作痛。

    2、症状 行走或站立时,四肢集于腹下,腹部向上紧收,头颈下垂,束步难行,呈五攒姿势,脉象沉涩,舌质鲜红。若系料伤,则少吃或不吃料,甚则站立不稳,出汗颤抖,气喘粗、卧地不起,指(趾)动脉博沉数。

    3、治则 走伤宜活血顺气,破滞开郁。用茵陈散:茵陈60克、当归30克、没药25克、甘草15克、桔梗50克、柴胡30克、红花60克、青皮30克、紫菀30克、杏仁30克、白药25克,水煎灌服。

    料伤宜清血解毒,消破气,化谷宽肠。用红花散:红花60克、没药25克、桔梗50克、神曲60克、桔壳50克、当归30克、山楂50克、厚朴25克、陈皮25克、甘草15克、二药子25克、麦芽60克,水煎灌服

    (三)预防

    注意饲养管理,防止奶牛偷吃精料,同时在饲料配方上改变饮食结构,减少精料,增加优质干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红花 奶牛 没药 当归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