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高产奶牛胎衣不下的分析与治疗


一、临床症状

产后可见部分胎衣脱垂于阴门之外或全部留于子宫内。胎衣不下经过一定时间延长,特别是夏季容易腐败分解和感染,毒物被吸收易并发全身中毒现象,表现精神沉郁、废食、泌乳量下降、体温升高等,同时不断弓腰努责,排出污红色腐臭恶露,其中杂有白色未腐烂的脉管,严重时可伴发子宫内膜炎、产后败血症及乳房炎。


二、治疗

1.药物治疗

采用中西药结合,标本兼治。

(1)中药治疗:本着升阳益气,活血化瘀的原则,用250克/袋落衣排露散一袋,一日一次,连服三日,开水冲调。

(2)西药治疗:本着抗菌消炎、止痛的原则,用10毫升/支产康,即复方氯化氨甲酰甲胆碱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01毫升加500万IU先锋肌注,一日二次,连用三日。

以上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案在本地区广泛使用,效果显著。

2.手术剥离术

此法须由专业兽医来进行,手术时要由近及远,先上后下,切勿用力牵拉宫阜,以免造成子宫壁损伤性出血。此外要注意卫生,防止感染。

三、分析与讨论

1.饲料品质不良可造成胎衣不下。发霉的饲料饲草、缺乏钙及胡萝卜素的供给等,均直接影响子宫生理机能。

2.脐带过早断裂可造成胎衣不下。产后母牛马上起立,引起脐带过早断裂使脐带血管包含较多的胎儿血液,胎儿与母体胎盘分离不充分,从而造成胎衣不下。

3.分娩第三期子宫肌收缩不足或停止,妊娠后期运动不足,老乏消瘦或过肥,胎儿过大、胎水过多、流产、难产等造成奶牛胎衣不下,生产中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

4.神经兴奋阻滞。产犊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干扰刺激(如噪声、不熟练的助产等)使神经及内分泌活动产生应激反应,抑制了子宫肌的正常收缩。

5.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粘连。由于子宫内膜炎、布氏杆菌病引起胎膜与子宫粘连,或不熟练的人工授精造成损伤感染粘连,以及巨型官阜等原因,造成胎衣不易脱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腐烂 奶牛 母牛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