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购买《养牛技术》VCD光盘,请到VCD商城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房以乳腺叶间组织或腺体发炎而形成的乳房疾病。中兽医属于“乳痈”范畴。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约占产奶牛的20%~60%,严重危害了奶牛业的发展。近几年来研究该病的人很多,可以说都取得了一定效果,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没有彻底解决。虽然说防治乳房炎的基础是加强饲养管理和挤奶卫生,但加强该病的防治研究甚为重要。现就此病在综合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谈谈我们的看法,以供商榷。
1、奶牛乳房炎的分类
乳房炎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分为,隐性乳房炎和临床乳房炎。所谓隐性乳房炎是指肉眼看不见乳汁和乳房变化,不显任何乳房临床症状,但乳汁用细菌学检查和生物化学检查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奶中体细胞计数在20~~50万个/ml之间。这类乳房炎发病率远高于临床型,危害最大;临床型乳房炎是乳房和乳汁均用肉眼可以见到明显的改变。乳房呈现红、肿、热、痛现象并伴有全身症状。该型根据其炎症性质,又可分为浆性乳房炎、卡他性乳房炎、纤维蛋白性乳房炎、脓性乳房炎、出血性乳房炎、蜂窝织炎性乳房炎等。
2、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
(1)微生物因素: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多种非特定的微生物,各种微生物的感染程度因地区不同而异,其中有多种细菌、病毒、支原体。病原微生物浸入乳头管引起乳房炎是人们公认的主要途径。
(2)环境因素:奶牛乳房炎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接触感染。如牛舍尘埃多、不清洁、不消毒;牛粪堆积门外或堆积在排尿沟内;牛床潮湿,挤奶时随意将头几把奶挤在牛床上,又不及时冲洗、消毒;没有运动场或运动场泥泞,排水不良,浊水积聚;一块毛巾擦洗很多牛,或用于擦洗手臂上的牛粪,牛棚污染严重;真空泵调节器不清洁,或挤奶器上的橡皮管不经常更换,或清洗挤奶器不加任何消毒剂等。
(3)挤奶技术:若挤奶员挤奶技术不熟练或技术不当,会使乳头黏膜上皮损伤;机器挤奶时间过长,负压过高或抽动过速,也会损伤乳头皮肤和黏膜;挤奶前手不干净、未挤净乳汁等都给细菌侵入乳房创造条件。
(4)饲养管理:对于高产奶牛,高能量、高蛋白质的日粮有利于保护和提高产奶量,同时也增加了乳房的负荷,使机体的抵抗力降低,而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抗感染中能起重要作用。如补充亚硒酸钠、VE、VA会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
3、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规律
乳房炎发病率存在着季节性差异,不同季节和月份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差异极显著。9月份最高而以2月份最低,且气温的变化与阳性牛检出率和阳性乳区检出率间呈正相关关系;不同乳区乳房炎发病率存在差异,前乳区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显著高于后乳区,左乳区发病率高于右乳区;不同年龄的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随奶牛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随胎次的增加,奶牛的乳房炎的阳性率呈上升趋势。
4、奶牛乳房炎的检测与诊断
4 .1 临床型乳房炎的诊断
临床型乳房炎症状明显,根据乳汁和乳房的变化,就可以作出诊断。临床型乳房炎的患病区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拒绝人工挤奶。乳汁出现絮状物,乳汁分泌不畅并且明显减少,严重者肿胀疼痛明显,食欲减退,产奶量大减或产奶停止,乳汁中出现血液、絮状凝块。
4.2 隐性乳房炎的诊断
判定隐性乳房炎的方法很多,近几年还研制出了新的仪器,但隐性乳房炎由于不表现任何症状往往难以诊断。目前所采用的诊断方法有以下几种:
4.2.1.1乳汁体细胞直接计数(SCC)检验的方法: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刻度管检验法、直接显微镜细胞计数(DMSCC)法、荧光电子细胞计数法、DHI法。
4.2.1.2乳汁体细胞间接计数(SCC)法:兰州乳房炎检验(LMT)法、杭州乳房炎检测(HMT)法、JMT(吉林乳房炎试验)、BMT(北京乳房炎试验)。若混合物呈兰紫色,说明被检乳呈弱碱性,若混全物呈橙黄色,说明被检乳呈现酸性反应。混合物液状,杯底无沉淀物可见为(一);混合物液状,杯底出现微量沉淀为(±);杯底出现少量沉淀,但不呈现胶状,流动性大,沉淀物散布于杯底,并有一定粘附性为(+);杯底出现较多黏稠胶状沉淀,并粘附于杯底,旋转检验盘,胶状物有聚中倾向为(++);混合物几乎完全形成胶状物,并粘附于杯底,旋转检验盘时,难以散开为(+++);混合物立即形成胶状物,凸起,出现夹心奶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yn/3/2007-03-23/126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