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马混睛虫病的治疗


推荐:购买《养牛技术》VCD光盘,请到VCD商城

  马混睛虫病是由指形丝状线虫、鹿丝状线虫或马丝状线虫的幼虫误入眼房而引起,常引发角膜炎、虹膜炎和白内障,严重时可致失明。该病多见于马,其次是牛。现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对该病的治疗,供参考。

  1、病原

  马混睛虫病的病原体有:指形丝状线虫、鹿丝状线虫及马丝状线虫。虫体长约1cm~5cm。

  2、症状

  马混睛虫虫体呈灰白色,长约1cm~5cm,寄生于眼前房内,不断地刺激眼前房,引起角膜炎、虹膜炎和白内障。病马表现为畏光、流泪,角膜和眼前房液轻度浑浊,视力减弱,眼睑肿胀,结膜和巩膜充血。病马频频摇头,或在马槽或木桩上摩擦患眼。严重时可致失明。

  3、治疗

  该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时,使病畜作横卧或站立保定,牢牢固定住头部,先进行常规外科手术消毒处理。当虫体在眼前房内游动时,立即用3%毛果芸香碱液点眼,使瞳孔缩小,以防止虫体隐入后房。再用5%普鲁卡因注射液点眼麻醉,使眼睑开张,固定眼球。待虫体向术者方向游来时,用12号针头(须使斜面向内)迅速刺入眼房内0.3cm~0.4cm,此时虫体可随眼房液流出。术后将病畜静养于暗厩内,或用纱布包住患眼,穿刺的伤口一般可在一周左右愈合;如分泌物过多,可用硼酸液清洗,并涂抗菌素软膏。(国华)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原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