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牧场奶牛乳腺炎临床症状分析


推荐:购买《养牛技术》VCD光盘,请到VCD商城

概述
  临床中出现的乳腺炎由于感染途径和细菌种类等不同,在临床中表现的症状也不一样,乳汁中可以出现清水样、黄水、血奶、絮状物、脓性、点状、颗粒状等异常情况,乳房有时伴有发热、肿痛、僵硬-硬奶泡、坚实水肿等,奶牛往往还带有全身症状,如高体温、厌食、精神萎靡,甚至卧倒不起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仍有规律可循。
  乳腺炎的感染源很多,通过细菌鉴定、药敏试验等检测手段确实病原、选择药物等往往滞后实际治疗期4-5天。为了减少这期间诊断误差,我们可以根据乳腺炎的临床症状作出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判断。本文主要从奶牛发生乳腺炎后表现出来的症状出发,列举了多种具有特征性的乳腺炎症状,并简单讨论了奶牛部分乳腺炎的一般解决办法。
  分类
  乳腺炎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如按照奶牛发生的阶段分:新产牛乳腺炎、泌乳中期乳腺炎、泌乳后期乳腺炎、干奶期乳腺炎、育成牛乳腺炎等;按照感染途径分:环境性乳腺炎、触染性乳腺炎等;按照轻重缓急还可以分:最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慢性乳腺炎、亚临床乳腺炎等。临床操作中一般按照乳腺炎的轻重缓急、奶牛发生阶段等顺序来分析和治疗。
  症状系列列举
  症状1:临床表现急性和最急性,乳区温热、肿大,坚实程度不一,部分牛呈捏粉样或乳区水肿。同时伴有全身症状,奶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
  可能的病原:肠杆菌性乳腺炎(埃希氏大肠杆菌、克雷伯氏大肠杆菌、肠杆菌等)
  预后:良好,但需要注意急性感染牛只,防内毒素症引起死亡。
  简单分析:牛群中传染性乳腺炎控制很好的时候,肠杆菌性乳腺炎是最主要的问题。及时清理粪便(尤其夏季喷淋阶段)、更换垫料,保证环境干燥是最主要的有效预防手段之一。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增加挤奶频率,对乳房中的细菌、内毒素、炎性介质等的排出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可以促进乳房的康复。
  症状2:新产小母牛产犊时就出现乳腺炎等。
  可能的病原:凝固酶阴性球菌(CNS)
  预后:一般简单分析:临床无特异性症状,但可造成体细胞数升高和隐性乳腺炎的发生。其特点和链球菌性乳腺炎相似,主要可造成体细胞数升高、传染性高、产奶量下降等(如无乳链球菌);但这类细菌的预防性控制方法基本一致,即加强挤奶卫生管理、乳头药浴、干奶牛治疗等。
  症状3:急性乳腺炎,乳区肿胀、发热,坚硬呈捏粉样。早期水样,乳汁中可见细小颗粒,也有呈絮状物。经过几天病程后乳汁逐渐变为棕黄色液体。部分牛伴有发热症状,转化为慢性后症状不明显。
  可能的病原:支原体预后:抗生素治疗无效,建议淘汰。简单分析:主要感染源是感染牛只乳区。对于亚临床性乳腺炎,如果不希望淘汰则需要隔离,防止传染。可以让有条件的实验室鉴定,并将检出的阳性牛只有计划淘汰,以达到净化牛群的目的。
  症状4:乳腺炎间歇性急性发作,初期表现发热,乳区肿痛,微热。乳汁呈奶油状,部分有脓块或者含有凝块;慢性的可导致纤维化;最急性的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乳区肿胀坚硬,触诊疼痛,发生坏疽时候毒血症状加重,极度肿大坚实的乳区在几小时内由粉红色变为红色,再变为紫色、蓝色。其乳区有时出现水疱,有浆液渗出。
  可能的病原:金黄色葡萄球菌预后:治愈率低,且传染性高。简单分析:该病原存在变异性,非乳房专性寄生菌,对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转化成慢性乳腺炎后能引起奶牛乳房纤维化,影响产奶量,看似治疗好的乳腺炎仍会反复发作,感染乳区分泌物具有强传染性。治愈率低,在干奶期治疗效果相对好。建议进行细菌鉴定、隔离、逐步淘汰。
  症状5:新产牛急性乳腺炎,发热,乳区坚硬,头把奶清水样,有奶块,或者奶呈黄色,乳腺炎后期奶减少;泌乳后期牛可发生亚临床乳腺炎或者轻度乳腺炎,下次泌乳期可发生急性乳腺炎。大多数乳腺炎乳区纤维化,有的可引起进一步的脓性肉芽肿反应,严重的导致瘘管和脓肿破溃等。
  可能的病原:诺卡氏菌预后:治愈率低简单分析:主要为环境性病原感染和乳腺用药操作不规范引起的,实验室检测证实目前部分牧场中存在这样的菌种,临床表现久治不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原 奶牛 细菌 坏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