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科学预防犊牛腹泻


推荐:购买《养牛技术》VCD光盘,请到VCD商城

犊牛腹泻是指肠蠕动亢进,肠内吸收不全或吸收困难,致使肠内容物与多量水分被排出体外的一种犊牛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粪便呈稀汤状,病牛脱水、酸中毒,死亡较快。
犊牛腹泻是一种犊牛常发的临床疾病。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是奶牛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如果此时由于营养缺乏或管理不善,造成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则不仅直接给奶牛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影响到犊牛的生长发育和成年后的泌乳性能。可以说,犊牛腹泻是影响犊牛健康生长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因此,如何预防犊牛腹泻就成了重中之重”。
1 病因
1.1 免疫力低下
①犊牛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其免疫力极低,这时需要依靠初乳提供基本的抗体,以防止犊牛产生应激反应和疾病的发生。但是,由于饲养管理失误,造成初乳饲喂时间过晚、喂量过少或根本不喂,致使犊牛不能获得母源抗体而使免疫力降低,就能导致腹泻的发生。
②妊娠母牛营养状况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也影响到初乳的品质。在干乳期,母体必需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以供胎儿发育,如果母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必将引起胎儿发育不良,表现为体弱、活力不足、抗病力降低等。血液是乳的来源。母体的代谢紊乱不仅影响血液的变化,也影响到乳汁的品质。有科学家研究发现,犊牛腹泻与初乳中酮体含量增高呈一致关系,表现为初乳酮体量越多,犊牛腹泻发生率越高。
③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对胃肠道的作用不可忽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球虫感染常引起犊牛腹泻。
1.2 外界环境不良因素的作用
不良的环境条件一方面能降低犊牛的体质和抗病力,另一方面能促使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毒力增强,从而导致牲畜发病。
2 综合预防措施
2.1 加强干奶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①加强妊娠母牛的营养,保证胎儿正常发育。怀孕母牛,特别是妊娠后期母牛饲养管理得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初乳的质量及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因此,对妊娠母牛要合理供应饲料,保证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以使胎儿能获得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和母牛产后能分泌出优质的初乳。
②要保证干草喂量,严格控制精料喂量,防止母牛过肥和产后酮病的发生,以减少犊牛中毒性腹泻出现的可能。
③牛舍要保持清洁、干燥,母牛要适当运动。
2.2 加强产房消毒卫生
①产房要宽敞、通风、干燥、阳光充足,消毒工作应经常持久。
②产圈、运动场要及时清扫,定期消毒,特别是对母牛产犊过程中的排出物和产后母牛排出的污物要及时清除。
③牛舍地面每日用清水冲洗,每隔7~10天用碱水冲洗食槽和地面。
④凡进入产房的牛,每日刷拭躯体1~2次,用消毒药对母牛后躯进行喷洒消毒,使牛体清洁。
2.3 加强对犊牛的护理
①做好接产准备。对接产用具用消毒药浸泡消毒。犊牛出生后擦干全身,做好保温工作,以防着凉。特别是冬季,新生犊牛应放入专用封闭舍内饲养数日再转入犊牛舍。脐带距腹部约5cm处剪断,断端用10%的碘酊溶液浸泡0.5~1分钟。犊牛在运送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驱赶动作不能过于粗鲁,以减少应激反应。
②犊牛出生后应及时喂足初乳,以使犊牛尽早获得母源抗体,这是预防犊牛腹泻的根本而有效的方法。
犊牛出生后0.5~1小时内喂足初乳。犊牛出生后12小时内应喂给4L高质量的初乳,第1次饲喂初乳2L,间隔12小时再饲喂2L。
③坚持“四定”,即定温、定时、定系、定饲养员。乳温恒定,不能忽高忽低;喂乳时间固定,不能忽早忽晚;喂量固定,不能忽多忽少;要选择有经验的饲养员管理犊牛,要固定人员,不能随时更换。
④饲喂发酵初乳能有效预防犊牛腹泻。初乳发酵和保存的最适温度为10~12℃。每天可加入初乳重量的1%的丙酸或0.7%的醋酸作为防腐剂。
⑤保证饮乳卫生和饮乳质量,严禁饲喂劣质牛乳和发酵、变质、腐败的牛乳。
⑥有资料介绍,将泛酸钙加入乳中,给每头犊牛每日饮1次,每次饮50~100mg,从出生后第1天喂饮,连续喂饮45天,能有效预防腹泻。犊牛出生后第1天静脉注射电解质溶液100mL,能有效预防犊牛发生消化不良。其溶液配方为氯化钠5.0g、磷酸镁1.0g、葡萄糖酸钙2.5g、氯化钴8mg、硫酸锰10mg、硫酸铜15mg、硫酸锌10mg、蒸馏水100mL。犊牛出生第1天肌肉注射麻黄碱0.3g(配成5%的溶液),能使90%的犊牛避免发生消化不良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牛 抗体 发酵 细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