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奶牛群发病的防治


推荐:购买《养牛技术》VCD光盘,请到VCD商城

前言   
群发病的发生往往带有突发性或者隐蔽性等特征,牧场管理人员如果不能在早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将会使牧场的损失变大,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群发病的防治对于规模型牧场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其完善的疾病预防应对体系在预防和处理突发性疾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阻止牧场在群发病中损失扩大化。   
奶牛群发病,是指在牛群中一段时间内(如一周、一个月、一年…),出现一定比例的患病牛群,诸如拉稀、肺炎、流产、真胃移位等现象异常高频率出现或者短期内绝对数量增多等现象,这都显示出牛群在生产管理、营养、疾病预防等环节中存在问题。   
分类   
导致群发病因素有很多,我们暂且粗略地将之分为传染病因素、应激性因素、其他人为用药或者失误等。其中传染病因素又可细分为细菌性、病毒性因素等;应激性因素也可以分为管理性因素(如人员配置变化、牛只调动应激等),营养性因素(如饲料性质的改变、量的变化)等。按照群发病严重程度还可以分为急性群发病和慢性群发病,高发病率和中等发病率等。   
防治   
应急措施   
(一)当遇到可疑传染性群发病时,首先一律将之当作传染性群发病对待,尽早采取隔离,增加消毒频率等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如近几年上海地区部分牧场出现奶牛冬痢,该病就是一种群发病,其传染性强,类似胃肠炎,能给牧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导致奶产量损失)。该病主要集中在冬季,以春节前后发生最多。过去临床显示发病后一般在3-4年内不再发生,现在部分牧场呈现出的趋势似乎显示有连年发生的迹象,由2~3年发生1次到现在的几乎每年1次,有的牧场一年也有发生两次,且发生该病的牧场数目也有增加的趋势,感染源不明。   
传染性体现在   
1.牛群中一旦发生冬痢,会迅速蔓延,通常是以新产头胎母牛先出现,1~2天波及全群。   
2.感染牛群剩余料喂给犊牛后,犊牛也会迅速出现腹泻症状,但停料后症状逐渐消失。   
3.本病的传染途径不明确,似乎可以通过唾液、粪便、水源等传染,几乎每次发病都是短时间内(通常一周内)全群性零星发生,但死亡率低。   
危害:牛群整体产奶量短期内会明显下降,发病后的泌乳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生产水平。本病发生突然,奶牛主要表现水样腹泻,常呈喷射状,粪便呈黑色液体或者污水状,严重者排出棕红色水样便,部分有脱水症状。在发病初期,呼吸、体温、脉搏等无明显异常。   
事实上,这是典型传染性群发性疾病,在病情出现的初期,疾病监测人员(兽医)就应该果断地将情况及时汇报给牧场管理人员,并和大家一起采取控制措施。   
具体措施   
1.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感染牛群隔离,并最大限度地限制人员等流动。单个牛舍可以作为一个隔离群。遇到其他不明疫情的应求助于相关技术部门和单位。   
2.增加牛舍消毒频率,包括牛床、牛舍,以及牛饮用水消毒,剩余料的处理等,保持牛舍、牛床的干净。   
3.辅助性专人治疗,如给一些脱水严重的牛只补液等。   
4.同时严格遵循国家相关防疫法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或者排除传染性因素后可以开始进行应激性因素排查。在管理上排除近期内的人员安排、资源配置、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变化,这需要管理人员明察秋毫。   
在营养方面应排除饲料配方的不良应激,如配方的改变、饲料的变质等。在找到了可疑的因素后要进行进一步的证实和改正,并尽可能地寻找到更多可疑因素,因为有时候出现的群发病往往是综合性因素的改变。可将牧场各个技术层面的人聚集起来共同讨论当前的问题。   
如新产奶牛乳房炎的暴发,这不仅仅与奶牛产房的环境卫生有关,还和奶牛的体质等有关。新产牛乳房炎的暴发除了环境因素外,更深层的原因之一就是酮病,因为酮病和该时期的奶牛乳房健康有着很大的相关性,酮病牛只较健康牛只更易感染乳房炎。因而导致新产牛乳房炎暴发的因素应该包括奶牛营养方面的变化、环境卫生等。   
可见,引起群发病的发生,尤其急性、危害比较严重的群发病,其发生的背景不是单一的,有时候有一个累积的过程,在排查原因的时候就要从多个方面着手,主要可以参考以下的预防体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奶牛 饲料 数据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