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奶牛蹄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蹄浴是预防蹄病的重要卫生措施。蹄浴较好的溶液是福尔马林液,取福尔马林3~5升加水100升,温度保持在15℃以上,如果浴液温度降到15℃以下,就会失去作用。此外,4%硫酸铜效果也很好。硫酸铜一方面有杀菌的作用,另一方面有硬化蹄匣的作用。装浴液的容器宽度约75厘米,长3~5米,深约15厘米,溶液深应达到10厘米。蹄浴最恰当的地方是设在挤奶间的出口处,浸浴后在干燥的地方停留半小时,其效果更佳。根据成年母牛的数量,每次蹄浴需进行2~3天。如果浴液过脏时应予更换新液。在舍饲情况下,蹄浴1次后,间隔3~4周再进行1次,对防治趾间蹄叶炎效果特佳。

育种选择


为了减少蹄病的感染,育种时必须适当注意选择肢蹄性状,而这些性状又是能遗传的并与肢蹄障碍有较高的遗传相关。根据研究结果证明,对蹄的背部长度、斜长、蹄踵长及四肢位置同时进行选择效果最佳。此外,在使用公牛时必须注意对蹄质的影响。


加强管理

保持运动场平整、干燥、清洁,夏季注意排水。运动场与蹄病的关系:


天然运动场—要排水设施好,蹄病很少发生。


三合土(黄土、沙子、白灰)运动场---缺点:一旦被蹄粘下后,就粘得很牢固,很易形成蹄冠尖。


水泥地面---缺点:光滑面易摔跤,麻面对蹄壳磨损太快,长期卧地,会使跗关节脓肿。


新建奶牛场最好应用天然运动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牛 排水 奶牛 细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