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奶牛疾病

河南省奶牛寄生虫病流行概况


    河南省奶牛养殖业和奶制品加工业最近几年发展很快,奶牛的饲养数量不断增加,饲养方式也在逐渐向集约化发展。但是奶牛疾病,尤其是寄生虫病却往往被人们忽略掉,或引不起足够的重视。笔者最近几年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其中涉及到奶牛的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积累了一些资料,现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 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广泛分布在河南省各个地区。据《河南省畜禽疫病志》(1993年编)记载牛羊肝片吸虫病分布于河南省商丘、洛阳、许昌等10个地市。但从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关于黄牛、水牛肝片吸虫病报道较多,对于舍饲奶牛肝片吸虫病报道较少。1996年郑州郊区某养殖户所养奶牛因肝片吸虫病而死亡,引起郑州某奶牛场领导重视,1997年初与笔者合作对奶牛场所有青年牛和成年牛进行了肝片吸虫病感染情况调查,并进行了驱虫试验,制订了综合防制措施。

    该场是当时郑州市最大的奶牛场,饲养奶牛近400头,奶牛全部舍饲。青干草、青贮料购自黄河滩等地。采用水洗沉淀法检查虫卵,按每栋牛舍实际牛总数的20%采样检查。结果表明:四栋牛舍肝片吸虫感染率分别为40%、40%、70%、87.5%,平均52.8%。该场奶牛肝片吸虫感染非常普遍,从EPG值分析,阳性牛EPG值均较低,50以上仅3头。尚未发生肝片吸虫病的死亡病例。

    因其中一栋牛舍感染率达87.5%而且EPG值较大,因此选择该牛舍作为驱虫试验对象。在驱虫之前对该牛舍逐头粪检,共查出肝片吸虫阳性牛14头。本来建议用肝蛭净,但由于费用较高而改用丙硫咪唑,使用5mg/kg体重,估测每头牛体重后,将药物混于精料中,逐头饲喂。用药后第2天,个别牛有轻度腹泻,采食量无明显变化,产奶量普遍下降,3天后回升。驱虫后第10天,平均产奶量稍有增加,但增幅不大,转阴率达71.4%,基本上显示出丙硫咪唑的良好药效。

    由于肝片吸虫感染阶段――囊蚴多附在水草上,而黄河滩水域多,青草多,适于放牧牛羊,历来为肝片吸虫病疫区。笔者在检查郑州某肉种牛场时也曾查到肝片吸虫感染。因此,肝片吸虫应引起我省养牛业的重视。由于该病主要感染于青草茂盛季节,每年于早春及早冬各驱虫1次,基本上可以预防肝片吸虫病的流行。或者于流行季节,该病疫区每隔8~10周用药1次。此外奶牛场的粪便应集中发酵,以免污染水源。

    2 奶牛球虫病

    奶牛球虫病发现于1878年,其主要特征是出血性肠炎,是牛常见的寄生性原虫病,分布于世界各地。据资料报道,美国养牛业每年由球虫病导致的经济损失达几亿美元。加拿大因牛球虫病每年造成380万美元的损失。中国养牛业目前是优先发展的养殖业,养牛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球虫感染十分普遍,球虫病病例也屡见报道,包括北京、南京等地的奶牛场均发生犊牛球虫病。河南省郑州地区某些奶牛场的犊牛也曾发生过球虫性腹泻,而且发生犊牛死亡。笔者曾诊断1例,不明病因的顽固性腹泻月余,后查粪便有球虫感染,予以确诊,对因治疗,很快治愈。由于当时感到河南省规模化奶牛场球虫病流行情况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在1999年3月~5月对郑州地区8个规模化奶牛场进行了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

    检查方法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2.5%重铬酸钾保存卵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27℃~28℃条件下完全孢子化。孢子化卵囊制片后在带有测微尺的显微镜下,观察内部结构和形态结构特征,记录、显微照相、测量大小。

    2.1 奶牛球虫感染情况

    感染率:在检查的8个奶牛场中,阳性场7个,最高感染率为58.33%,平均感染率29.60%。成年牛感染率9.82%,青年牛感染率40%,犊牛感染率63.04%。

    感染强度:在检出的66头阳性奶牛中,感染强度最大OPG值为38200,平均OPG值为990.91。其中某奶牛场的感染强度较大,平均OPG值为3863.64。球虫阳性成年牛平均OPG值为163.64,球虫阳性青年牛平均OPG值为369.23,球虫阳性犊牛的平均OPG值为1862.07。

    检出率:从调查结果看,7个球虫阳性的奶牛场共查出13种艾美耳属球虫,2种等孢球虫,最常见的球虫虫种为椭圆艾美耳球虫(Eimenaellips)和曼德拉艾美耳球虫(E.mundaragi),检出率分别为33.72%和23.4%,其中博姆本(E.bombayansis)、曼德拉艾美耳球虫(E.mundaragi)为国内新记录,伊利诺斯艾美耳球虫(E.illinoisensis)为河南新记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奶牛 奶牛场 肝片吸虫病 检测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