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鸡病防治

引起鸡产蛋下降的传染病


引起鸡产蛋下降的因素很多,有疾病、营养、光照、温度、空气、水质、体重均匀度及环境应激等。而传染病是最大的隐患,如减蛋综合征(EDS-76)、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产蛋鸡非典型新城疫(ND)、鸡肿头综合征(SHS)、禽流感(AI)、禽脑脊髓炎(AE)、禽痘(POX)、败血霉形体(MG)、传染性鼻炎(IC)和禽霍乱(FC)等。现对它们的主要症状及所造成的减蛋危害等简述如下: 

  一、鸡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 

  1、流行特征 

  主要侵害商品蛋鸡和种鸡,造成产蛋量严重下降及蛋的品质降低。 

  为EDS-76病毒,主要侵害产蛋期鸡只,其它日龄鸡感染后无明显临床症状。病毒常在鸡性成熟前潜于其体内,感染鸡无临床症状,亦很难查到抗体。鸡开产时病毒被激活,并在生殖系统大量繁殖。病毒可经蛋垂直传播,通过咽喉和粪便排出。受感染的胚是最危险的传染源。自然宿主为鸭、鹅,但仅见蛋鸡发病,褐壳蛋鸡最为易感。 

  3、症状与病变 

  发病主要集中在26-43周龄。刚进入产蛋期的青年鸡感染后不能于开产后2-4周内达到产蛋高峰。成年产蛋鸡感染时,产蛋量突然下降,一般为20%-50%,经4-10周后才逐渐恢复,但仍达不到正常水平,产蛋曲线呈典型的“双峰形”。在减蛋同时还伴有蛋壳褪色及较多的薄壳蛋、软壳蛋、无壳蛋、粗壳蛋和畸形蛋。异常蛋蛋黄周围的蛋清浓稠混浊、其余蛋清则透明如水。受精率正常,但孵化率明显降低,死胚率高达10%-12%。输卵管峡部和子宫有卡他性炎症。 

  无特效治疗方法,只能用免疫接种进行预防。 

  疫苗使用。安全区,开产前2-5周接种联苗;发病疫区,开产前2-4周接种单价苗;重疫区,开产前4-6周和2-4周各免疫一次,均用单价苗。 

  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 

  1、流行特征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通常在鸡群中有很高的发病率,幼鸡死亡率高,产蛋鸡虽死亡率低,但产蛋量和蛋的品质均显著下降。 

  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该病毒有20多个血清型和更多的突变株,有些血清型能产生交叉免疫。鸡是唯一的自然宿主,各种年龄鸡都有易感性,雏鸡特别严重,其他家禽不会感染发病。易感鸡与病鸡接触后48小时内出现症状,5-8天内全群暴发。 

  3、症状与病变 

  (1)、支气管炎型 

  流鼻液、咳嗽、气管罗音。产蛋鸡产蛋下降10%-50%。蛋的品质变差,软壳蛋、畸形蛋和粗壳蛋增多,蛋白稀薄呈水样。剖检病鸡,呼吸道有浆液、粘液或干酪样渗出物,雏鸡在支气管下段形成干酪样栓子。产蛋鸡腹腔内有液状卵黄物质,输卵管和卵巢发育不良。 

  (2)、肾病型 

  除呼吸道症状外,主要引起肾炎和肠炎,常见剧烈腹泻,粪便白色水样,4-8周龄仔鸡死亡率可达30%-40%,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病变特征为肾肿大,色苍白,输尿管、直肠、泄殖腔有白色尿酸盐沉着。肺、支气管充血和出血。 

  (3)、传支变异株4/91 

  精神沉郁,闭眼昏睡,腹泻,鸡冠发绀,眼睑和下颌肿胀,有时出现典型呼吸道症状。产蛋鸡出现症状后,很快产蛋下降,降幅可达30%。3-4周后,产蛋逐渐回升,但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还可导致肉鸡和6周龄以上育成鸡死亡。剖检显示,病鸡体况良好,深部胸肌组织呈苍白和胶冻样水肿,广泛组织充血。 

  目前无有效药物防治,只能通过免疫接种来控制。根据疫病情况可选用IBH120和IBH52疫苗、肾型传支疫苗、IB4/91弱毒苗等。 

  三、产蛋鸡非典型新城疫(ND) 

  产蛋鸡非典型新城疫,给养鸡业造成一定损失。 

  1、发病原因 

  (1)、鸡场被野毒污染; 

  (2)、在育雏育成期发生过法氏囊等疾病,损害免疫功能; 

  (3)、防疫环节上有不足之处; 

  (4)、管理不当,如在用新城疫疫苗滴鼻、滴眼、饮水或免疫后,马上搞带鸡消毒。 

  (1)、180-350日龄易发; 

  (2)、鸡群采食量下降20%-30%,部分鸡只拉绿色稀粪,个别鸡有呼吸道症状,产蛋率下降5%-30%不等,畸形蛋、软壳蛋、白壳蛋增多; 

  (3)、剖检数只病鸡后,才能见到一些鸡新城疫的一般性病变,如喉头有粘液,喉、气管粘膜、盲肠扁桃体、泄殖腔粘膜出血,卵泡软化,掉入腹腔,形成腹膜炎。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毒 免疫 新城疫 肉鸡
上一篇 : 鸡拉稀治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