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病毒性关节炎主要发生于鸡,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关节滑膜炎、腱鞘炎的传染病。
一、病原
呼肠孤病毒可经卵黄囊或绒毛尿囊膜接种在鸡胚内生长。卵黄囊接种鸡胚,3-5天鸡胚死亡,鸡胚皮下广泛出血。绒毛尿囊膜接种,在7-8天后鸡胚死亡,鸡胚肝脾肿大、坏死,绒毛尿囊膜出现分散的白色病灶。病毒还可在原代鸡胚、肝、肺、肾、巨噬细胞和睾丸培养细胞内生长。
呼肠孤病毒对热有抵抗力,能耐受60℃8-12小时、56℃22小时,4℃下能存活3年以上。对乙醚不敏感,对pH3、0.2%来苏儿、3%甲醛溶液均有抵抗力;70%酒精和0.5%有机碘可将其灭活。
二、流行特点
本病只感染鸡,2周龄雏鸡较易感,自然发病多见于4-7周龄。病鸡和易感鸡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可引起传播。病鸡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排出病毒。粪便是主要接触性传染源。本病可以垂直方式传递。病鸡产的蛋有的带毒,孵出的雏鸡发病。
潜伏期的长短因病毒的致病型、鸡的日龄和感染途径而不同。气管内接种或直接接触病毒,其发病潜伏期分别为9天和13天。
三、临床症状
肉用鸡和产蛋鸡都感染本病,以肉用鸡发病较多。鸡群发病率5%-10%,死亡率约1%。此外,慢性病鸡由于发育停滞,无商品价值而淘汰的可达20%-30%,对肉用鸡危害很大。
病鸡表现消瘦、贫血、排出水样稀粪及较多的白色尿酸盐,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步行困难,常伏在鸡舍一角,逐渐衰竭而死。关节炎多发生在跗关节和趾关节,多数是两侧关节受侵害。发病鸡群发育不整齐,出现多量跛行鸡。
四、病理变化
多数病鸡的跗关节囊、趾关节囊、趾屈肌腱及伸肌腱出现潮红、肿胀病变,有的有波动感。急性期的关节囊及腱鞘充血,有时伴有点状出血的水肿性肥厚,关节腔有草黄色或带血色的滑液增多,并混有纤维素性絮片。大雏或成鸡易发生腓肠肌腱断裂。转成慢性后,关节硬固变形,跗关节皮肤茶褐色,有的形成溃疡。关节囊和腱鞘有纤维素性肥厚,关节两骨端形成溃疡。病变部皮下水肿和出血。有时还可见到心外膜炎,脾和心肌上有细小的坏死灶。
五、诊断
根据本病多年发生于5-7周龄的肉用仔鸡,跗关节、趾关节部易发病,并有心外膜炎等特点,可以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需进行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检查病鸡血中的抗体可用中和试验、琼脂扩散或荧光抗体法等。
六、防治措施
对发病的鸡场采取隔离、严格消毒、全进全出饲养方式以防止新旧鸡接触感染。国外研究出预防本病的弱毒疫苗和油乳剂灭活苗。弱毒苗分为小鸡用的疫苗和大鸡用的疫苗。小鸡用的疫苗用于1周龄以内的小鸡,皮下注射;大鸡用的疫苗适用于8-10周龄的鸡,皮下注射。油乳剂灭活苗用于18-20周龄的种鸡,肌肉或皮下注射。种鸡经过弱毒苗和灭活苗免疫,母体的免疫力可传给后代,并在后代保持3-4周龄。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yj/10/2009-07-29/25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