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鸡病防治

免疫鸡群传染性囊病的诊断与防治


    鸡传染性囊病(简称IBD)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及幼龄鸡,是危害养鸡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美国农业部曾把该病列为世界性流行的鸡的三大疫病(ND、IBD、MD)之一。近些年来,由于使用传染性囊病疫苗免疫接种防制本病,使本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因该病毒血清型中存在着许多毒力不同的亚型、变异株亚型,所以该病仍呈现出区域性暴发或散发。2005年8月,某鸡场已经接种传染性囊病疫苗免疫的112日龄蛋鸡突然发病,出现大批死亡,经诊断确诊为鸡传染性囊病,现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某个体养鸡户共饲养23000多只黄金褐鸡,分为8个舍,其中1个舍的3100只鸡(112日龄)突然发病。第1天死亡20只,第2天死亡85只,第3天死亡110只,第4天死亡290只,第5天死亡90多只。在发病后第5天应用传染性囊病蛋黄抗体肌肉注射(4ml/只),2天后病情完全终止,整个病情7天,共死亡600余只鸡,死亡率约为18.8%。该鸡在5日龄、18日龄曾使用鸡传染性囊病弱毒疫苗2倍量饮水免疫,12日龄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新城疫Ⅳ系疫苗同时滴鼻、点眼,25日龄用新城疫Ⅳ系疫苗以3倍量饮水,35日龄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52以2倍量饮水免疫,60日龄新城疫L系2倍量饮水,80日龄新城疫Ⅰ系肌肉注射免疫。

    2 症状表现和病理变化

    鸡群突然大批发病,病鸡精神委顿,昏睡,腹泻厌食,采食停止,翅膀下垂,羽毛蓬乱,玷污粪便,缩颈,闭眼,全身震颤,蹲伏,排灰白色或白色水样粪便,病鸡脱水,严重者捕捉时无反应。病理剖检见肌肉出血,多为条纹状,尤其以股部和胸部肌肉最为明显;法氏囊显著肿大,为正常的3~5倍,浆膜面覆有淡黄色或灰白色多少不一的胶样物,黏膜充血、出血,呈点状或斑块状,严重者整个法氏囊呈紫黑色,部分法氏囊内有灰白色或黄白色脓样分泌物;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及靠近交界处的腺胃乳头上有程度不同的出血,呈条状或斑点状;肝脏轻度肿大,质地脆弱;肾脏多为轻度肿胀,有的病例有少量的尿酸盐沉积;有的心包腔中充满淡黄色积液。

    3 实验室诊断

    3.1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操作法采取病死鸡肝脏、心脏和脾脏各 10份,分别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于37℃培养48h,结果未见任何细菌生长。

    3.2 传染性囊病病毒抗原检测取10只病死鸡法氏囊组织,分别以1∶10的比例加入生理盐水制成乳剂,反复冻融3次,离心后取上清加入福尔马林,使甲醛最终浓度为0.2%进行灭活;然后用传染性囊病标准阳性血清(购自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按常规方法做琼脂扩散试验,48h后观察结果,10份被检的法氏囊组织上清液均与阳性血清出现明显沉淀线。

    3.3 新城疫病毒检测 取腺胃及其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的6只病死鸡脑组织,制成1∶10乳剂,反复冻融后取上清按常规方法做HA试验,结果HA滴度低于1∶4或无。

    3.4 回归试验 取病死鸡的法氏囊研磨,加入生理盐水制成1∶10的悬浮液,经离心沉淀加青霉素和链霉素处理后,取上清液接种健康的30日龄仔鸡。两天后接种鸡发病,表现出特征性症状,剖检法氏囊有特征性病变。

    4 防治措施

    发病后紧急采取以下措施:(1)对鸡舍及环境进行严格消毒。病死鸡一律深埋,鸡舍和周围环境加强卫生和消毒工作,环境的消毒采用4%的烧碱,舍内消毒采用1∶200的菌毒杀。(2)改善饲养环境。(3)对发病鸡群用抗鸡传染性囊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新城疫三价高免蛋黄抗体进行紧急治疗,每只鸡肌肉注射4ml。(4)降低病鸡饲料中的蛋白含量(降低2%~3%),同时维生素量加倍,病情好转后逐渐恢复正常用量。(5)病情稳定后10天左右,用鸡传染性囊病疫苗免疫1次。

    5 讨论与小结

    5.1 根据本次流行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变化和病原学诊断,确诊为鸡传染性囊病。部分病例腺胃乳头及其与肌胃交界处出血,但在诊断过程中没有检测到新城疫病感染,说明该病为鸡传染性囊病所致。

    5.2 鸡传染性囊病常引起3~6周龄鸡群发病,而本次流行则是112日龄的传染性囊病疫苗免疫过的鸡群发病,且死亡率为18.8%。尽管鸡群已经进行了两次传染性囊病疫苗免疫,但发病后仍然是呈现典型的急性经过。本次发病是由于免疫效果不佳还是由于毒株发生超强毒力变异,尚需进一步研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抗体 病毒 新城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