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气肿是幼鸭、鹅等家禽的一种常见疾病。本病的发生,可见于粗暴捕捉,致使颈部气囊或锁骨下气囊及腹部气囊破裂,也可因其他尖锐异物刺破气囊或因肱骨、鸟喙骨和胸骨等有气腔的骨骼发生骨折,均可使气体积聚于皮下,产生病理状态的皮下气肿,此外,呼吸道的先天性缺陷亦可使气体溢于皮下。
本病多发生于1~2周龄以内的幼鸭,临床上常见于颈部皮下发生气肿,因此又称之气嗉子或气脖子。
1.临床症状 患鸭颈部气囊破裂,可见颈部羽毛逆立,轻者气肿局限颈的基部,严重的病例可延伸到颈的上部,以至于头部并且在口腔的舌系带下部出现鼓气泡。若腹部气囊破裂或由颈部的气体蔓延到胸部皮下,则胸腹围增大,触诊时皮肤紧张,叩诊呈鼓音。如不及时治疗,气肿继续增大,病鸭表现精神沉郁,呆立,呼吸困难。饮、食欲废绝,衰竭死亡。
2.病理变化 临床剖检的病鸭内脏器官常无明显特征性病变。仅见气肿的皮下充满气体。
3.防治措施 注意避免鸭群拥挤摔伤,捕捉或提拿时切忌粗暴、摔碰,以免损伤气囊。发生皮下气肿后,可用注射针头刺破膨胀的皮肤,使气体放出,但不久又可膨胀,故必须多次放气才能奏效。最好用烧红的铁条,在膨胀部烙个破口,将空气放出。因烧烙的伤口暂时不易愈合,所以溢出气体可随时排出,缓解症状,逐渐能痊愈。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ya/6/2009-06-21/26405.html
上一篇 : 野鸭常见疾病的法防治
下一篇 :关于鸭瘟治疗方法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