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鹧鸪养殖技术

鹧鸪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感染的诊治




6药敏试验

对分离菌用常规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对磺胺嘧啶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敏感,其抑菌圈在15mm以上;对青霉素、氯霉素等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

7防治措施

7.1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疾病传播加强鹧鸪的饲养管理,立即更换饲料,搞好清洁卫生,饲槽内剩料及时清理;做好紧急灭鼠工作;做好消毒工作,用3%~5%来苏儿和0.5%菌毒灭交替对鹧鸪舍环境进行消毒,每天1次,2周后,改为1周2次;对被污染的粪尿及病死蛋鹧鸪作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疾病继续传播;对场内所有鹧鸪群用磺胺嘧啶钠饮水预防3天。

7.2治疗对发病鹧鸪采用磺胺嘧啶钠按0.1g/kg肌肉注射,首量加倍,每天早晚两次,连续治疗2~5天。并根据病情可以配合选用碳酸氢钠、维生素C、可的松、葡萄糖和镇静药物冬眠灵等进行辅助治疗,饮水中加入红霉素1~3天。

配合中药治疗:金银花100g、菊花100g、柴胡100g、茵陈60g、黄芩60g、茯苓60g、远志60g、生地60g、木通60、车前草60g、琥珀10g等混合水煎供100~200只鹧鸪1天内服(饮水、拌料),连用3~5天。

经过采取以上综合防治措施,3天后症状明显好转,除严重病例不能制止死亡外,1周后发病蛋鹧鸪恢复正常,但有个别出现神经性后遗症。1月后回访无新的病例发生。

8讨论与分析

8.1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微生物检查及饲料的病原菌检验,确诊该病为鹧鸪李氏杆菌病,但应注意与沙门氏菌杆病和一些有神经症状的病毒性传染病相区别。

8.2根据调查和饲料病原菌检验,笔者认为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由带菌老鼠粪污染鹧鸪饲料,蛋鹧鸪通过消化道而感染发病;二是由于该场离村庄不远,周围又是农田、树林,鼠类较多,加上吸血昆虫的叮咬传播,从而造成其流行;三是被病鹧鸪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引起;四是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如气候的骤变等。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如鹧鸪场灭鼠、消灭蚊蝇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可忽视。

8.3李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人也容易感染发病,因此场内饲养员、技术人员等应注意做好自身的防护。

8.4李氏杆菌病尚无效果可靠的疫苗,该菌易产生耐药性,建议加强鹧鸪饲养管理,避免鼠粪污染饲料,预防该病的发生。在治疗本病时,应注意做好药敏试验,选择治疗效果最优的抗生素,才能达到满意效果。如果能配合中药治疗,效果更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传播 坏死 细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