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蜜蜂养殖技术

蜜蜂病害的种类及预防


蜜蜂病害的种类和引起的原因

  引起蜜蜂病害的原因很多。有由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原生动物等微生物所引起的病害,如蜜蜂囊状幼虫病、麻痹病、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败血病、副伤寒、白垩病、结石病以及孢子虫病等;有由寄生虫(包括螨类)所引起的病害,如大小蜂螨、壁虱病、肉蝇病、地胆病以及蜂虱等。以上这些由生物因子所引起的病害,属于传染性病害。此外,还有由不良环境因素、饲料品质不良以及毒物等非生物因子所引起的病害,如枣花病、卷翅病、甘露蜜中毒和农药中毒等,这些属于非传染性病害。

  蜜蜂病害的症状类型

  由于引起蜜蜂病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而表现在各种病害的症状上也是各不相同的。归纳起来,大体有如下几种类型:

  呆滞和激动蜜蜂患病以后,大多数都表现为麻痹和行动呆滞,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有时还伴随有不停地颤抖等现象。如蜜蜂麻痹病、败血病、副伤寒等,就属于这种类型。但在另一些情况下,蜜蜂患病以后,开始并不表现呆滞,相反却表现为显著的激动和不安,到后期则表现出肌肉抽搐、痉挛而死。如蜜蜂的地胆病和农药中毒等,就属这种类型。

  形状的改变某些病常使蜜蜂的形状、大小与健康蜜蜂均有显著的不同。如患壁虱病的蜜蜂,常两翅错位,形成“K”字形;患副伤寒和甘露蜜中毒的蜜蜂,腹部常变得异常膨大;而遭受蜂螨为害的蜜蜂,新羽化出房的幼蜂常变得瘦小或残缺不全等。

  色泽的改变蜜蜂患病以后其体色通常都要有所改变,一般都是变黑或尾尖变黑。如患麻痹病的蜜蜂,常绒毛脱光,身体的颜色变成黑色油光;患孢子虫病的蜜蜂,通常是尾尖变黑,体色变成棕色等。

  不正常的生理反应某些病害常使蜜蜂的某些生理机能失调而产生种种症状。如患麻痹病、壁虱病、孢子虫病以及副伤寒等病害的蜜蜂,常使其代谢机能失调,产生下痢现象。此外,患麻痹病的蜜蜂,还由于病毒在神经节里增殖而引起神经的损伤,而使蜜蜂产生严重的颤抖现象等。

  死亡后的改变当蜜蜂患某种病死亡以后,其尸体常常表现出某种病害所固有的特征,而这种特征在诊断上又常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患黄曲霉病死亡的幼虫尸体,常变硬,变成一块坚硬如石的东西;而患囊状幼虫病死亡的蜜蜂幼虫尸体,干枯以后常扭曲上翘,变成如“龙船”一样的硬皮;患败血病死亡的蜜蜂,常头、胸、翅、腿断裂等,形成败血病的典型症状。

  蜜蜂病害的病程变化

  当一种病原物侵入蜜蜂机体以后,到引起发病(即感染过程的完成),往往需要经过病原物和寄主之间一系列的深刻变化。这个过程,在病理学上叫做“病程”。在一种蜜蜂病害的发展进程上,往往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

  病原物的侵入当病原微生物与蜜蜂机体接触后,往往寻找蜜蜂机体的某些薄弱部位,如口、表皮、气门或节间膜等处侵入体内。而这种侵入途径,又常常是因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不同,而有着固定的侵入部位,如大多数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常常经口和肠道而侵入机体内;大多数的真菌,则常常通过蜜蜂的表皮而侵入体内;而一些寄生性的螨类,则往往又是通过气门而进入体内的。同时,病原物从体内排出的途径也与其侵入的途径基本一致,例如一些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由口侵入的微生物,常常是通过口和肛门而排出体外;一些由真菌等由表皮侵入的微生物仍由其菌丝穿出体表,再形成孢子,而进行重复感染。

  病原物的增殖当病原物侵入蜜蜂机体以后,能否增殖扩展,建立起稳定的寄生关系,除了与病原物的致病力和寄主的抗病力(免疫力)有关以外,还与当时的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这种环境因素在病害的病程中,虽然只是间接的关系,但是无论对于病原物的侵入或是侵入后能否进行增殖,以至整个寄生关系的建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许多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都要求有其最适的温湿度范围,如果当这些基本的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时,整个病程的进展将随之而中断。例如,由黄曲霉菌引起的结石病,只有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才会发生,因为这种真菌的孢子只有在高温(30℃以上)和高湿(相对湿度90%以上)时才能萌发。

  寄生关系的建立和临床症状的出现从病原物接触寄主开始,经过侵入――定殖――寄生关系的建立――临床症状的出现。这整个过程叫做病害的“潜育期”。这种潜育期的长短,除了决定于病原物固有的特性以外,还取决于当时的外界温湿度条件。例如美洲幼虫腐臭病的潜育期一股为4天~6天,而欧洲幼虫腐臭病的潜育期则为2天~3天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原 病毒 潜育期 真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