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细小病毒性肠炎是貉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的主要特征是腹泻,粪便内含有灰白色的由脱落肠粘膜、纤维蛋白和肠粘液组成的管柱状物,白细胞显著减少,胃肠粘膜炎症变化。
1临床症状病初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废绝,饮欲增强,体温升高至40℃以上,不爱活动,有的呕吐。随后出现腹泻,粪便先软后稀,含有由肠粘膜上皮、纤维蛋白和肠粘液组成的灰白色管柱状物,后期出现严重的水样腹泻,粪便中含有大量粘膜,粘液和血液,病貉脱水、消瘦虚弱,有的伸展四肢呈平卧,最后衰弱死亡。
2病理变化死亡病貉可视粘膜苍白,脱水,腹腔积液,浆膜面有纤维素性覆盖物。小肠中段和后段肠腔扩张,浆膜充血,肠内容物水样并混有血液,肠粘膜严重脱落,呈暗红色。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充血、出血。有的病例,整个小肠表现充血和明显出血,粘膜上皮坏死和脱落,绒毛萎缩。组织学变化为空肠及回肠绒毛明显萎缩,肠腺消失。残存的腺体扩张,并含有坏死的细胞碎屑。肠腺上皮可发生变形,肠上皮细胞内可见嗜酸性核内包涵体,淋巴结、脾和胸腺的淋巴组织减少和坏死。
3诊断3.1动物接种试验采用本种动物接种法,采取病死貉的肝、脾等鲜病料制成5倍悬浮液,给健康幼貉腹腔注射3mL,经6~7d实验貉发生腹泻,出现与发病貉一致的典型临床症状。3.2病毒学检查电镜检查:采病貉粪便,直接与等量PBS液混匀,以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加等量氯仿振动15min,同样方式再处理一次,取上清液滴于铜网上,用2%pH6.2的磷钨酸复染后,在电镜下检查,发现有大量聚集的病毒粒子。3.3血清学检查取病貉的粪便,用0.5%的猪红细胞做指示系统,实验证明HA为2.3,大于1.8的标准值,表明该动物为阳性感染。用抗貉肠炎血清经血凝抑制实验,红细胞的凝集作用发生抑制。
4治疗4.1隔离饲养病貉单独隔离饲养,每只病貉肌肉注射抗貉病毒性肠炎血清3mL,每日1次,连用3次。病初应先禁食1~2d,给予充足的加有电解多维的温水。病死的貉尸体深埋或焚烧处理地面及场地用3%NaOH消毒,笼舍用火焰消毒用具用百毒杀消毒液清洗消毒,假定健康貉群用左家特产研究所生产的貉病毒性肠炎疫苗进行紧急接种。4.2对症疗法为了缓解呕吐症状可肌肉注射爱茂尔1.0mL,排血痢者肌肉或皮下注射止血敏0.125~0.250g,防止继发感染肌注葸诺沙星或庆大霉素。4.3综合治疗脱水严重者进行补液,复方氯化钠20~50mL,阿莫西林0.2~0.5g,利巴韦林1~2mL,地塞米松1~2mL,维生素C1~2mL,静注或腹腔注射。恢复期应控制饮食,给予稀软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次,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4.4治疗结果在治疗过程中除有3只病情严重者发生死亡其他均陆续康复。5预防
5.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综合防治。严禁由疫区引种,从非疫区引入种貉也必须隔离观察,并补注疫苗后方可混群饲养。貉场禁止养猫、犬,并隔绝与这些动物的接触。注意消灭老鼠,消灭各种吸血昆虫及害鸟等。5.2合理消毒定期消毒结合终末消毒,每次经彻底消毒一个月后,重新进貉。5.3合理免疫坚持预防接种,水貂病毒性肠炎细胞培养灭活或弱毒疫苗,仔貉应在每年6~7月份分窝后2~3周进行接种:成年貉每年12月份至次年1月份与6~7月份进行两次接种,剂量为仔貉2mL,成年貉3mL,免疫期6个月。
6结论6.1根据该病的发生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貉细小病毒性肝炎。其中病毒学检查由畜主送往解放军军需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完成。6.2这次疫病发生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经问诊得知该养殖场养有数条护场犬,且不久前发生过细小病毒性肠炎。是否由此引起有待确认。6.3对于该病的治疗尚无特异性疗法,发病早期应用高免血清有一定效果,但对于发病后期效果不佳,主要采用备血清疗法对症治疗,同时控制继发感染十分重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teyang/he/2010-06-09/38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