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鸽饲养作为一种新兴的特种养殖业,它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而诞生,又伴随着香港、东南亚乳鸽市场的大量需求而兴起,成为致富一方的特色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增长点。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充分认识并加以认真解决,肉鸽养殖业将偏离正常、健康的发展轨道。
一、存在的问题
(一)品种混杂、退化,生产力下降。(二)原粮饲喂,营养需要无标准,生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三)乳鸽的销售不畅,发展后劲不足。
二、发展对策
(一)通过引导消费带动肉鸽的饲养和加工。肉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鸽肉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特佳,营养价值比其他家禽高,一向为肉中上品,素有"一鸽胜九鸡"之说。它既是名贵佳肴,又是高级滋补品,还具有补气、益血等药效,对毛发脱落、湿疹、未老先衰也有一定辅助疗效,尤其适合产妇、儿童、老人,手术患者、久病体弱者食用。我国人口众多,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正在得到改善,因此,乳鸽消费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二)发展起点要高,要上规模。上档次从以往特种养殖的一个奇特现象-"少的卖不了,多的不够卖"看,肉鸽养殖必须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形成地方特色、区域特色。小打小闹,形不成气候,成不了市场。起点高,规模大,舍得资金、技术、人力、管理等投入,各方面精打细算,减少成本,可形成规模效益,而且也容易培育和建立。发展较快的广州、深圳等地,5万对,10万对、十几万对的鸽场比比皆是。
(三)加强肉鸽产业化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特种养殖业不能搞小而全、封闭式的独立生产经营方式,应根据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要求,实行产、供、销一条龙,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生产,大规模地组织分工、分业生产,使资金、技术、人员、管理等相对集中地投入,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与规模效应,减少恶性竞争,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从而形成区域规模和区域特色。
(四)推进产品标准化,实施名牌战略。实施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重要举措。鸽业生产应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制定产品规格、质量标准、卫生要求,加工细则等。在产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上,创立品牌,包括肉鸽的品种及深加工的产品、市场、营销公司、经纪人等,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从而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有力地推动鸽业产业化的发展。
(五)建立肉鸽良种繁育体系。种鸽场的审批发证机关应严格把关,依法办事,按照《种畜禽管理条例》的要求,规范种鸽的生产、经营行为,杜绝无证经营、炒种及"是鸽就是种"的现象,从根本上解决品种混杂的问题。规模较大的鸽场和地方,应与有关科研院所,高校等技术部门合作,开展育种工作,建立与区域化生产相配套的良种繁育体系,增强供种能力,提高品种质量。
(六)尽快制定肉鸽饲养标准。肉鸽品种繁多,同一品种又有乳鸽、青年、产鸽等不同的生长、生理阶段,不同的品种、品系、不同的生长、生理阶段所需的营养又各不相同。因此,制定肉鸽的营养标准是浩瀚的系统工程,光靠个人的热情和有限的投入是解决不了大问题的必须要靠政府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制定和颁布肉鸽的营养标准,对发挥品种潜能、指导养鸽生产、提高养鸽水平、完善饲料工业及品种结构、提高养鸽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肉鸽品种的选择
在众多的养殖业中,养肉鸽这门新兴的养殖业异军突起,正吸引着广大的养殖专业户和农户,并逐步形成规模。其养殖特点有:①饲养设备简单。一般农家饲养,可以利用空屋或屋檐下的室外部分,使用旧兔笼等旧材料改建即可;②饲养管理方便。种鸽具有孵化、饲喂、护理乳鸽的能力,人们不需象饲育雏鸡那样费时费事;③肉鸽的抵抗力较强。毁灭性的传染病比其它禽类少,能耐寒暑。④饲养期短,种鸽利用年限长。乳鸽从出生到上市,一般只需4~5周,种鸽的繁殖利用年限则可达5年半,有的可达6~7年;⑤肉鸽耗料少,经济效益高。一只鸽子不育雏时一天只需吃40~50克饲料,育雏时则逐步增加,最多不超过100克,一只鸽子从破壳经20多天即可长到0.5千克,料肉比高达2∶1。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teyang/ge/4/2008-12-12/35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