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尾大蚕蛾(Actias selene ningpoana Felder)属鳞翅目,大蚕蛾科,是一种间隙性发生的害虫。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贵州、河北、河南、浙江、湖南、江西、广西等地。在贵州铜仁1年发生2代。主要为害药用植物。如山茱萸、丹皮、杜仲等。此外还为害果树、林木等,如核桃、枫杨、乌桕、白榆、樟、杨、柳、栗、苹果、梨等,是药材栽培和林木上的常见害虫之一。
1 形态特征
1.1 成虫 翅展120~150 mm,体呈绿白色,头暗紫色,触角黄色,羽毛状,胸部、肩部基板有暗红色横带。翅绿白色,翅脉明显呈灰黄色,前翅前缘为暗紫色,混有白色鳞毛,外缘黄褐色,翅基有白色或黄色茸毛,中室末端有一眼斑,中间有一长条透明斑,外侧黄褐色,内侧内方为橙黄色、外方为黑色。后翅也有一眼斑,形状颜色和前翅相同,后翅臀角突出达4 cm,尾带有红斑,末端卷折。足胫节和跗节淡紫色,腹部淡黄色,基部有厚而长的黄色鳞毛。
1.2 卵 为淡黄色,稍扁,椭圆形,直径约2 mm,近孵化时呈褐色。
1.3 幼虫①1龄幼虫:长约2 mm,黑色,头较大,体具有细绒毛,身体黄黑相间,胸部和腹部末节为桔黄色。②龄幼虫:长约2 cm,桔红色与黑色相间,头为黑褐色,毛瘤上着生刚毛和褐色短刺。背上纵向有4列刺突,具有4根长体毛和3根短体毛。③3龄幼虫:长约3.6 cm,虫体通绿,毛瘤为桔黄色,毛瘤上着生刚毛和褐色短刺。前胸背板上有4个刺突,上黄下黑。④4龄幼虫:长4 cm左右,虫体通体绿,毛瘤为桔黄色或桔红色,基部为黑色。腹部毛瘤上有1~5根刚毛和l根长黑毛。毛瘤覆生细长毛。胸部毛瘤上有7~8根短刚毛及1根长刚毛。腹部第8节背部中央凸出一毛瘤,上密生3~8根短刚毛或无刚毛。体节近六角形,臀板中央及臀足后缘具紫褐色斑,周围呈黄色,三者呈放射状。胸足褐色,腹足棕褐色,上部具有黑横带。⑤5龄幼虫:长5 cm左右,体浓绿色,体毛变硬。体节呈六角形,中胸、后胸毛瘤呈明显亮黄色,其基部黑色更加明显。毛瘤上着生8根左右短刚毛和l根长黑毛。腹节上的毛瘤呈桔黄色或淡红色,上着生1~5根刚毛及1根长黑毛,基部黑色明显。臀板与臀足呈放射三星状,颜色为黑色,周围桔黄色。胸足褐色,腹足棕褐色。
2 生活习性及生活史
2.1 生活习性
2.1.1 成虫。昼伏夜出,晚上羽化,有趋光性,日落后开始活动,晚上21:00~23:00最活跃,虫体虽然大,但飞翔力强。羽化当晚交尾,第2天产卵,卵一般被产在叶背或枝干上,有时雌蛾跌落树下,也把卵产在土块或草上。一头成虫有多处产卵的现象,常数粒或偶见数十粒产在一起,成堆或排开,卵的孵化率高,但时间不整齐,最长可能相差7 d以上,每雌虫可产卵200~300粒。成虫寿命为7~12 d。
2.1.2 幼虫。初孵幼虫群集取食,2、3龄后分散,取食时先把l叶吃完再为害邻叶,残留叶柄。幼虫行动迟缓,食量大,在幼年期每头幼虫可食100多片叶子。幼虫老熟后于枝上贴叶吐丝结茧化蛹。第2代幼虫老熟后下树,附在树干或其他植物上吐丝结茧化蛹越冬。为害特点幼虫食叶,低龄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稍大便把全叶吃光,仅残留叶柄或粗脉。
2.2 年生活史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树枝或地被物下越冬。第2年4月上旬开始羽化、交尾、产卵。卵历期一般lO d左右。第1代幼虫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发生,5月下旬到6月下旬化蛹,蛹期10~15 d。6月下旬到8月为第1代成虫发生期。越冬代幼虫7月上旬开始发生,8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在树干下部及杂草间陆续结茧化蛹越冬。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第2代(越冬代)蛹可以羽化成成虫并产卵,但未见孵化。由于发育进度不整齐,到8月中旬仍有第l代蛹羽化并产卵,但7月下旬后未见卵孵化。幼虫食害树叶,严重时将树叶吃光,影响林木生长和开花结实,导致产量下降或无收。
3 防治方法
3.1物理防治 冬季清除落叶、杂草,并摘除树上虫茧,集中处理。在成虫盛期利用黑光灯诱蛾灭杀。一般情况下此虫不需单独防治,结合其他害虫,使用药剂兼治即可。在田间管理时注意观察,采取人工捕捉幼虫。在成虫产卵盛期人工摘卵。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teyang/can/2008-12-12/39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