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因土壤干旱发病重,因而要注意适时灌水。又因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2~3年,故合理轮作也是防病的重要措施。(2)可就地取材,每亩用新鲜草木灰30~40千克兑水洒施在蚕豆植株根部土壤上,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进一步蔓延。(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浓度为2%~5%的石灰水、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匀喷雾,一般连续喷药2~3次,每次间隔5~7天,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蚕豆褐斑病
真菌性病害,是蚕豆又一种流行很广的重要病害,主要为害蚕豆的叶片、茎秆、豆荚和种子。
症状:叶片上开始为赤色斑点,以后扩大成圆形或长圆形,或不规则病斑。病斑中央为淡灰色,边缘呈深褐色或赤色。表面带有同心轮纹,病斑中央脱落呈穿孔状。在干旱条件下病斑中央呈白色,在潮湿条件下,中央呈灰色或灰白色。叶片上的病斑开始时为褐色,以后中央颜色较浅,边缘深赤色;茎秆上的病斑为圆形、椭圆形或卵圆形,中央灰色,边缘赤色,通常深陷入寄主组织内;豆荚上的病斑呈圆形或卵圆形,深褐色,边缘黑色,病斑通常深陷入寄主组织内。
流行规律:以菌丝在种子或病残体内,或以分生孢子器在蚕豆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靠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生产上未经种子消毒或偏施氮肥,或播种过早及在阴湿地种植发病重。
防治方法:注意不引入带病种子,引种时应进行严格的种子消毒;注意清除田间带病残株,配合深耕消灭病菌;实行轮作,可以减轻褐斑病为害;加强田间管理,开沟排水,增施磷钾肥,促进蚕豆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可用波尔多液喷雾,每隔6~7天喷施1次,连喷2~3次。
蚕豆根腐病
真菌性病害,喜高温多湿环境,云南省发病较普遍,一般在开花期发病。主要为害根及茎基部,引起全株枯萎。
症状:受害植株主根和茎基部初生水渍状斑,后发黑腐烂,侧根枯朽,皮层易脱落,烂根表面有致密的白色雪层,是病菌的菌丝体,似鼠粪状黑色颗粒,这是病菌的菌核。后期病茎水分蒸发,病部干枯变灰白,表皮破裂如麻丝,内部有时也有鼠粪状黑色颗粒。
流行规律:病菌可在种子上存活或传带,种子带菌率1.2%~
14.2%,且主要在种子表面经种皮传播。此外,以菌丝体及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菌,都可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该病发病程度与土壤含水量有关。在地下水位高或田间积水时,田间持水量高于92%发病最重,地势高的田块发病轻;精耕细作及在冬季实行蚕豆、小麦、油菜轮作的田块发病轻。年度间的差异与气象条件相关,播种时遇有阴雨连绵的年份,死苗严重。
防治方法:(1)加强田间管理。干旱时及时灌水;多雨时及时排水、排渍;合理轮作,不偏施氮肥;合理密植,使田间通风透光良好,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减轻病害。在播种时,每亩用浓度为50%的多菌灵150克拌细土盖种。(2)药剂防治。苗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灌根,或用70%托布津800~1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teyang/can/2008-12-12/39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