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如何降低饲养成本


  罗非鱼目前在我国养殖比较广泛,是许多地方渔农及养殖单位增收的主要养殖品种。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不少养殖户因片面追求产量,不断向养殖水体投放饲料及肥料等,不但使养殖成本上升,而且使水质不断恶化,影响罗非鱼的生长乃至生存,导致养殖效益低。那么,在生产实践中如何节约饲料成本呢?

  一、严格清塘消毒,清除野杂鱼等争食对象

  清塘消毒既可杀灭野杂鱼,减少争食对象,又可杀灭水体致病因子,改善水质,使罗非鱼有一个良好的摄食生长环境。池内野杂鱼、杂虾较多,会同罗非鱼争夺饵料,凶猛性鱼类甚至会残食罗非鱼,降低饲料利用率,因而应注意将其清除。因此在投放苗种前,新旧池塘都必须清整消毒。老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只保留底泥10厘米即可。放养鱼种前10~15天用药物进行清塘消毒,以杀灭养殖水体中的病原体和敌害生物。一般可采用干法清塘或带水清塘两种方法:干法清塘时,可按每亩使用生石灰75千克左右或漂白粉4~5千克;带水清塘时每亩可用生石灰150千克左右全池泼撒,尽量使池底泥土与生石灰拌匀,以彻底杀灭寄生虫、病原体及野杂鱼等,减少争食对象,提高饲料利用率。

  二、注意合理放养,确保鱼类互利共生

  要使罗非鱼养殖成活率提高,减少饲料浪费,必须控制好放养密度和配养鱼类。目前的养殖方式主要是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适宜与罗非鱼混养的鱼类,主要有鲢鱼、鳙鱼、草鱼、鳊鱼和淡水白鲳等。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5℃以上时便可放养冬苗,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罗非鱼种1500~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70尾,以控制水质;与其他鱼混养时可亩放200~500尾。罗非鱼在网箱中可以单养、主养或搭配养殖。鱼种应以大规格为好,进箱规格一般为尾重10~50克,平均以30克为好。放养量应根据水质条件确定,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时,放养密度每立方米水体放养3~20千克。另外,随着鱼体不断长大,为调节好养殖密度,提高效益,可分批起捕上市及轮捕轮放,以调节水体中的载鱼量,提高饲料回报率。

  三、科学施肥投饵,提高饲料的使用效率

  肥料、饵料等养殖投入品的多寡既影响着罗非鱼的生长,又影响着水质的变化。罗非鱼在天然水域中,主要摄食对象是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轮虫、有机碎屑及大型藻类等,它可以吸收水中浮游生物作为食物,当然它对人工饲料更是喜爱有加。在养殖时,也可以通过适度培肥,使浮游生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和营养物质,辅助鱼类生长。一般在鱼种放养前,可施足基肥,改良水体中底泥的营养状况,增加池塘营养物质,利于天然饵料的生长,具体方法是按每亩施用经过腐熟的鸡粪等250~300千克。在养殖中期,还可以根据水体中水质情况等施用追肥,一般每15~20天施1次为好,每次每亩可施氮肥2~3千克和磷肥1千克,池中还可放入少量的绿萍或红萍,以补充罗非鱼对维生素的需求。罗非鱼是目前流水高密度养殖或“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集约化养殖需要投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但在投喂中如不把握科学方法,不但会浪费饲料,而且会败坏水质,诱发各种病害。所以饵料投喂要科学。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专用饲料,饲料配方合理,可保证罗非鱼生长迅速,避免饲料的浪费。罗非鱼的食性很广,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可以投喂各种饲料,如小麦、玉米、饼粕等均是它的优质饲料。初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为32~35%,每天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当个体规格长至200克左右,投饲量可调至鱼体总重的2%,并保证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27~29%。当其个体达到300克左右时,罗非鱼进入生长最快的时期,日投饲量保持在鱼体重的1~2%,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饲料可自配混合料,但最好加工成颗粒投喂。在投喂方法上要讲求“四定”原则。每天投喂2次以上,在养殖中提倡少量多次的投喂方法,投喂时间可选在上午8时~9时和下午3时~4时等溶氧比较充足的时段。一般投饵量的多少较难掌握,过多造成饲料浪费,过少则罗非鱼吃不饱,不利于生长。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搭设饵料台,沿池四周设置几个饵料台,投喂时沿池均匀泼撒,投喂1.5小时后检查鱼的摄食情况,正常情况下若饱胃率占60~70%,则投喂合理,饱胃率过高则降低投饲量,过低则提高投饲量。同时要根据天气情况、鱼类生长情况及水质情况等进行投喂调整,天气晴朗,风和日暖时多喂;天气不好,阴雨连绵,天气闷热或寒流侵袭时少喂或不喂;罗非鱼生长旺盛、无疾病时适当多喂,反之则少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时罗非鱼摄食旺盛,可正常投喂;而水质较差,溶氧较低时则少喂或不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鱼类 藻类 网箱养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