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鳟(Bidyanusbidyanus)隶属鲑科,鳟属,又名甘脂鱼、黑珍珠石斑。金鳟是虹鳟鱼的变种,体形与虹鳟相同,是日本长野县水产试验场从虹鳟突变种选育出的性状稳定的金黄体色新品系。金鳟全身终生呈金黄色或黄色,腹部色泽稍浅,故此得名金鳟。该鱼适应性强,耐寒、耐热性及抗病力也较一般养殖鱼类强。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食用价值高,除食用价值外,还因其金黄体色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谓是集观赏、游钓、美食于一体的新型优良品种,我国于1996年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从日本引进。引进后经驯化养殖已成为我国养鳟业继虹鳟后第二个重要养殖品种,现苗种已被推广到新疆、内蒙古、甘肃、四川、河南、吉林、辽宁等20多个省区。金鳟既可在池塘中养殖,也可在水库、湖泊、河沟中放养,尤其在池塘微流水中养殖,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每公顷产量可高达15~30万kg,经济效益极高。随着金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其必将广受淡水养殖户的青睐。为了更多地了解金鳟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病害防治知识,现将其生态习性及常见养殖疾病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 生态习性
1.1 生活习性 金鳟属于冷水性鱼类,该鱼的生存范围很广,在2~36℃均可生活,最适生活水温为15~22℃,最佳生长水温是12~18℃。超过18℃或低于12℃生长缓慢,超过22℃死亡率增大。该鱼无明显的生长温度下限,一般情况下,只要不结冰即可摄食与生长。金鳟鱼喜栖息于pH值为6.5~8.0的清澈水体中(透明度 15~40cm),过于肥沃的水质则会影响其摄食强度。另其也可在比重为10‰~18‰左右的咸水水域养殖。此鱼性情温和,不会相互残食,但一般不与凶猛性鱼类混养。故在人工池塘放养前,须彻底消毒及清除掉其他鱼类,以免有野鱼混杂其中,影响其存活率。
1.2 摄食行为 金鳟属于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纯系金鳟的摄食较缓慢,杂交鳟的摄食较旺盛。在河流等自然条件下,金鳟以小虾、水生昆虫、近水和落水陆生昆虫、浮游生物、水草等为食;故其与纯肉食性鱼类相比,食物来源更广泛。金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其中以浮性鲈鱼半干饲料最为普遍,饵料系数约为1.1。
1.3 生长习性 金鳟鱼的生长与年平均水温有关,从孵出到育成500g的商品规格时,平均水温为8℃约需24个月,在12℃条件下约需16个月。一般而言,一龄鱼体重为50~100g,全长为20cm;二龄鱼体重为400~600g,全长为35cm左右;三龄鱼体重为1kg左右,全长为40cm左右;最大个体可达2kg以上。
1.4 繁殖习性 金鳟性成熟年龄随年平均水温的大小而有所不同,一般在年平均水温8℃时,3年达性成熟;若年平均水温为12℃的条件下,约2年达性成熟。金鳟亲鱼性腺发育的最适水温是5~13℃,无明显发育下限温度,超过13℃性腺发育不良或发育不成熟。其繁殖期是每年的10月至翌年1月的秋冬季节,属一年一次产卵类型。怀卵重量为体重的12%~20%,卵径大小为4~6mm,重100mg左右,卵具1个玫瑰红色的油球,故卵一般呈鲜红色。
2 病害防治
金鳟鱼的抗病力较一般鱼类强,一般不易发生疾病,但在整个养殖环节中,若管理不当也会发生各种病害,故平时防治工作亦需定时进行。金鳟自引进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主要养殖病害有病毒性疾病、细菌病、真菌病、寄生虫病和营养不良病。其中以营养不良病较为常见,危害也较为严重,寄生虫病和细菌病也是易发的疾病。几种主要养殖病害的情况和防治方法如下:
2.1 病毒性疾病 金鳟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有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简称IPN)和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简称IHV),这两种病都是病毒性疾病,多发于0.2~1g 左右的稚鱼阶段。患IPN疾病,病鱼表现为旋转游动,肠内充满透明或乳白色黏液,肛门后拖有粪便,多数病鱼前腹部呈突起状。慢性症状为腹部膨大,眼球外突,体色变黑。患IHV疾病,病鱼游动缓慢或急速旋转狂游,整个腹部膨大,肠内充满透明或黄色黏液,体色变黑,死亡率较高。
防治办法:主要控制途径是发眼卵引进过程。应采用聚维酮碘(有效碘1%)配制成30~50mg/L溶液浸泡引进的发眼卵5~15min,再进行孵化。
2.2 细菌性疾病 金鳟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有细菌性鳃病、肠炎病和弧菌病3种。细菌性疾病是由一种黏液细菌嗜冷噬胞菌引起。多发于春季开口摄食到体重2g左右的个体,病鱼无食欲,鳃部分泌大量黏液,且局部褪色。严重时,鳃丝粘连成棒状。若放养密度过大,易暴发此病,可导致大量死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c/yu/9/2011-01-18/154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