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娃娃鱼养殖技术与大鲵养殖前景




一勤:就是勤巡池。每天巡池3次,早晨巡池看摄食后情况,中午巡池注意水温变化,晚上巡池观察成体摄食状况。

二早:就是早放养、早开食。注意春节后水温上升时,是否在摄食,若未摄食要采用加温使成体尽早摄食。

三看;就是看摄食、看是否抢食或有无吐食现象、看水质。看摄食主要是看成体在食场摄食是集中还是散乱。看是否抢食或有无吐食现象,以便调整投饲量。看水质主要是看水质是否清新、透明度是否高,以便采取措施改善水质。

四防:就是防暑、防病、防逃、防水变。

防暑是夏天成体池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由于夏季水温高,成体易死亡,因此要采取防暑降温,有利娃娃鱼生长,室外防暑主要采取设置遮荫物,使光照强度低。换水采取在深夜进行,这样有利成体“度夏”。

防病就是要防止娃娃鱼病。要随时注意娃娃鱼的摄食活动情况,如发现成体有离群独游,要检查研究病况,采用隔离防治措施,及时治疗。

防逃就是要防成体逃走,要经常检查进出水处,加强管理,防止外逃。

防水变就是要防止水质变坏。

成体池除了做好投饲管理工作之外,还要进行水质管理、成体病害等防治工作。


五、大鲵养殖前景

(-)娃娃鱼的养殖现状
目前, 我国的娃娃鱼养殖业还处在刚起步的试验阶段,饲养大都分散在研究所的实验室里进行。 由于研究经费不足和该动物的独特生理和生活习性, 使不少攻状项目和课题中途夭折, 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家很少,帮形成大规模养殖形势,还需要一段时间。
(二)娃娃鱼的观赏价值
娃娃鱼背部色彩斑澜,前肢四指似手, 后肢五趾如足,嘴巴特大叫声宏亮,故名娃娃鱼, 在两栖动物中是寿命较长的种类之一,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长达50-60余年,野生状态下也有存活130余年的,仍体胖肥嫩,故也有人叫它“寿星鱼”。 娃娃鱼做为观赏动物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可使公园、动物园和游览区增添新奇色彩。
(三)娃娃鱼的科研价值
娃娃鱼是现存由水生转为陆生的两栖动物中较为原始的种类, 在研究动物进化及其它科研与教学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四)挂娃鱼的药用价值
据《本草纲目》记载,娃娃鱼具有增进食欲、 补溢疗虚、黑发美容、延年益寿、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防癌健体等特殊用途。其皮是治疗枪伤、刀伤、烧伤、 烫伤等各类创伤的上好药物。 尤其是对面部的烧烫伤的治疗不留疤痕更显神奇无比,可谓伤科的灵丹妙药。
(五)娃娃鱼的食用价值
娃娃鱼的肉质洁白鲜嫩,肥而不腻, 含有极为丰富的营养物质,是高级滋补保健珍品, 被誉为水中“活人参”,早在60年代,曾为我国换取过大量外汇。 如若全人工养殖获得成功,可合理开发系列保健珍品, 其养殖前景极为广阔。
(六)从饲养管理技术难易程度看养殖前景
1.娃娃鱼的生存环境要求为水质清新、落差较大的流动淡水,水温在0一25℃以内,如小河水、山泉水和地下水等,环境要安静,光线要暗淡。 娃娃鱼抗病能力很强,生命力和耐饥饿能力也十分惊人。
2.娃娃鱼的生长速度很快,重0. 35公斤以上达到性成熟。娃娃鱼年产卵一次, 产卵量因个体重量不同,其产卵数量也不相同,一般每次产卵300一1500粒不等,人工养殖必需达到最佳生态环境和全面营养供应, 才能达到最佳产卵效果。
3.全人工繁育目前还处在研究攻关之中,因该动物具有特殊生理生活习性,极怕惊吓, 人工繁育常常需要捕捉打针等繁琐工序, 致使娃娃鱼因受到了惊吓而使卵子被消化吸收,成功率很低,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综上所述, 随着娃娃鱼人工繁养技术的不断进步,选择良好养殖场地,人为创造生态环境, 大力发展人工养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品种 定位 光照强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