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疱疹病毒状病毒病
[病原]疱疹状病毒(HLV)与疱疹病毒相似。在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病毒粒子为20面体,具有圆环形核状物和双层外壳,直径达150纳米,存在于病蟹血细胞的核内或游离在血液中。
[症状]病蟹行动迟钝,在死前呈昏睡状态。病蟹的外骨路正常,能照常蜕皮。血淋巴变白色,并含有无数微细颗粒。组织切片中的血细胞具有非常大的核和大而折光的胞质含物。
[流行情况]此病发生在美国蓄养在水槽中的蓝蟹,引起幼蟹死亡。在成蟹中也存在这种病毒,但不显症状。
该病的传染主要是摄食了病蟹的组织,也可能是经过含有病毒的水感染。
[诊断方法]初诊可根据血淋巴及血细胞的病理变化。确诊则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核内的病毒粒子。
(二)抖脚病(抖肢病、仔蟹上岸病)
[病原]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病毒。病毒无囊膜,直径为28—32纳米,分布在细胞浆内,不形成包涵体。
[症状]病蟹呈昏迷状,附肢痉挛状颤抖、抽搐或僵直,活动缓慢,反应迟钝,上岸不回。病蟹环爪、倒立、拒食,伴有“黑鳃”、“灰鳃”、“白鳃”等鳃部症状;肌肉发红,尤以大螯、附肢中的肌肉明显;肛门有时红肿、无粪便,偶有长条状污物黏附;头脑甲下方透明肿大,充满无色液体;肝胰腺脓肿呈灰白色,肝组织糜烂并发出臭味。
[流行情况]此病从幼蟹(5—10克/只)到成蟹(200—250克/只)皆有发生。发病时间为5—10月份,而在8—9月份夏、秋高温季节发病严重,死亡率高。该病流行期间的水温为23—33℃,而以立秋后水温25—25.8℃时发病最为严重,10月份以后水温降至20℃以下,该病逐渐减少。放养密度越高、规格越大、养殖期越长,患病越严重、死亡宰越高。
[诊断方法]根据症状可作诊断,确诊须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病毒粒子。
(三)细小核糖核酸病毒状病毒病
[病原]细小核糖核酸病毒状病毒(Picorna-1ikevirus)。因发现于美国切撤匹克湾,因此简称为CBV。病毒粒子为20面体,直径30纳米。
[症状]病蟹游泳无定向,通常失明。病程进展缓慢,出现上述症状后1个月左右才出现死亡现象。
[流行情况]此病仅发生在美国实验室蓄养的蓝蟹。
[诊断方法]初诊可根据症状。确诊需用电子显微镜看到病毒粒子。
(四)弧菌病
[病原]弧菌(Vibriospp.)。
[症状]病蟹身体瘦弱,呈昏迷状态,往往大批死亡。患病幼蟹活动能力减弱,趋光性差,在水的中、下层缓慢游动,食量降低或厌食,发育迟缓,体色混浊。在病蟹的血淋巴及各期幼体内,用高倍显微镜通常可以看到细菌。在组织中,特别是鳃组织中,有血细胞和细菌聚集而成不透明的白色团块,在濒死或刚死的病蟹体内有大型的血凝块。
[流行情况]革兰氏阴性弧菌在各种水体和底泥中、病蟹和健康蟹的体表及幼蟹体内等处都存在。蟹体表损伤,或在蓄养时放养密度过大,蟹子之间互相刺伤,细菌从伤口授人引起疾病。在流水蓄养池中此病可使蟹大批死亡,特别在夏季高温时期死亡率可达感染蟹的50%以上,受感染的蟹子在1—2天内就可死亡。幼体阶段,尤以溞状幼体患病严重,有时大眼幼体和幼蟹也患此病。
[诊断方法]用显微镜(最好是相差显微镜)检查血淋巴,发现有细菌,再根据上述病理组织学变化就可确诊。
(五)甲壳溃疡病
[病原]病原是一些能够分解几丁质的细菌,隶属于弧菌、假单胞菌、螺菌、黄杆菌等。
[症状]病蟹的甲壳上有数目不等的黑褐色溃疡性斑点,在蟹的腹面较为常见),溃疡处有时呈铁锈色或被火烧焦的样子,所以也叫壳病、锈病或烧斑病。早期症状为一些褐色斑点,斑点的中心部稍凹下,呈微红褐色。到晚期,溃疡斑点扩大,互相连结成为形状不规则的大斑,小心处有较深的溃疡,边缘变为黑色。溃疡一般达不到壳下组织,在蟹子蜕皮后就可消失,但可继发性感染其他细菌病或真菌病,引起病蟹死亡。
[流行情况]引起此病的病原细菌种类较多,分布很广,任何海水养殖的水体和池塘中都可能存在。因此,对蟹类的危害似乎没有专一性,在世界各地的许多种蟹子已有报道。我国的梭子蟹、锯缘青蟹等也常发生。
此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蟹在捕捞、运输和饲养过程中甲壳上表皮受伤,分解几丁质的细菌侵入。此病的发病率和感染率随水温升高而增加。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c/yu/9/2010-10-25/153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