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桂花鱼养殖防病攻略


  如何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如何防治车轮虫、斜管虫?武汉中博提供了独门解决方案

  □文/武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李远国

鳜鱼俗称桂花鱼,为底层生活鱼类,是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终身以活鱼、活虾为食,对饵料鱼的种类与规格有较严格的选择,其摄食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凌晨和黄昏是其摄食高峰期。自然条件下,喜欢生活在静水或微流水的清新水体中,对生活水层的溶氧要求较高。结合笔者数年经验体会,现总结防治桂花鱼疾病的要点如下:

  一、把握生物学特点,正确使用渔药

1、外用泼洒是目前药物防治的最佳途径虽然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的常用施药途径有全池泼洒与口服两种方式,但桂花鱼终身以活鱼、活虾为食,通过饵料鱼口服普通药物传导给桂花鱼难以达到防治作用,因而目前通过全池泼洒方式防治桂花鱼疾病是最佳途径。
2、正确选择适宜的药物桂花鱼相比常规养殖鱼类,对常用的渔药十分敏感,如桂花鱼对敌百虫、硫酸铜、氯制剂等都非常敏感,故在选择药物防治时要特别谨慎,必须慎用重金属盐类、农药类及卤素类化学消毒杀菌剂等常规药物,宜选择对桂花鱼安全浓度大的药物如甲苯咪唑、过氧化氢、二氧化氯、聚维酮碘、氨离子螯合剂、过硫酸盐复合物、芽孢杆菌复合制剂等。建议桂花鱼养殖过程中终身只用一次硫酸铜,因为桂花鱼的鳃较其它鱼类更为娇嫩,频繁或超量使用硫酸铜使其更易被破坏,从而引发疾病。强刺激性氧化类杀菌剂,在水偏肥时,可以适当使用一部分;但水偏瘦时,治好一种病也会引起另一种病的发生,因而尽可能不使用如漂白粉、强氯精等。避开阴雨天气用药,必须使用时只能选用一些非氧化类的药物。禁用国家禁止的染料类药物如孔雀石绿、抗生素等。
3、药物使用易避开吃食高峰为避免影响桂花鱼的摄食,并维持养殖池塘良好水质,全池泼洒外用药物时宜选择在上午9:00-11:00时或下午15:00-17:00时。

  二、疾病防治技术要点

  1、培育良好水质,保持池塘适当肥度虽然桂花鱼在自然条件下喜生活在静水或微流水的清新江河、湖泊与水库中,但在高密度池塘养殖时绝不能清水养殖,保持池塘的适当肥度是桂花鱼疾病防治的关键点。一方面,溶氧是水产养殖动物生活的先决条件。桂花鱼相比其它养殖鱼类对溶氧要求更高,池塘藻类是水体中溶氧的主要来源,因此塘水呈绿色、褐绿色或暗绿色等水色,透明度在25-30厘米内,才能满足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桂花鱼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高密度养殖使得桂花鱼的代谢产物在池塘中不断的增多,清水养殖塘水体自净能力差,底泥中的有机物质如粪便、动植物尸体等不断的积累,导致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及硫化氢、甲烷等有害物质超标,桂花鱼容易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而使其抗病力下降,容易被水体中的致病微生物感染。
培育良好水质要注意以下事项:(1)清塘灌水后,桂花鱼苗种下塘前应施用肥水类或含纤维少、易腐烂的青草料沤肥,将池水培育成嫩绿色。同时可适量施用利生素或光合菌以快速培肥水质。(2)养殖中后期为保持池塘的肥度,可施用有机肥转化素或芽孢杆菌复合制剂或水产有机酸肥等。
  2、适时改良水质与底质桂花鱼池塘因饲养了饵料鱼,养殖密度相对其它鱼类高,水质也更易变坏,必须时时关注水质变化,以防出现“反水”的现象,一般观察的物理化学指标有溶氧、pH值、氨氮、亚硝态氮及有机质等。
(1)关注氨氮、亚硝酸盐的日变化。氨氮、亚硝酸盐是水体中氮循环的中间产物,也是培养水体初级生产力必须的营养要素,水体中不能没有它们的存在,否则水体中的物质循环就会受阻。检查氨氮、亚硝酸盐含量首先关注其是否在桂花鱼耐受范围内,如氨氮、亚硝酸盐在其耐受范围内,含量没有日变化,就必需使用水质改良制剂改良水质。如氨氮、亚硝酸盐超过其耐受范围,则首先使用“水鲜”(商品名) 或氨离子螯合剂降低其含量,然后再使用芽孢杆菌复合制剂或EM菌改良水质。
(2)维持水体弱碱性,pH值在7.0-8.0之间,且日变化不超过0.5。日pH值变化过大,表明水体中酸碱平衡系统已经被破坏,水体极易发生巨变。pH值过低时可全池泼洒生石灰;若pH值过高,可全池泼洒腐殖酸钠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桂花 鱼类 其它 杀菌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