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泰山赤鳞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揭牌


对于泰山赤鳞鱼来说,如果把泰山看作是一个“大家”的话,那么位于桃花源的龙湾,可算得上是它们的“老家”。9月12日,泰山赤鳞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揭牌,1.5万余尾人工养殖的赤鳞鱼重回龙湾故里。

泰山赤鳞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揭牌暨人工增殖放流启动仪式主题口号为“泰山泉水清,螭霖鱼中龙”,该活动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山东省财政厅立项扶持,泰安市人民政府主办,泰安市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泰安市水利和渔业局具体承办。这也是我省首次在高山上举行增殖放流活动。

12日上午10时,在泰山桃花峪管理区碧峰寺主会场,泰山赤鳞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揭牌暨人工增殖放流启动仪式拉开帷幕,来自国家农业部和省海洋与渔业厅的领导为泰山赤鳞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揭牌,目的是将泰山打造成集人工增殖、旅游观赏于一体的泰山赤鳞鱼保护平台;为强化全社会对泰山赤鳞鱼的保护意识,泰安市人民政府确定,将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日定为“泰山赤鳞(螭霖)鱼增殖放流日”,使得泰山赤鳞鱼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现场同时还发布展示了新设计的泰山赤鳞鱼徽标。

在随后举行的增殖放流活动中,1.5万余尾人工养殖的泰山赤鳞鱼,在人们的帮助下,欢快地游回了它们世世代代所生活栖息的,位于桃花峪水系上游——桃花源龙湾的“快乐老家”。泰山景区佛教人员还现场组织了“泰山赤鳞鱼放生祈福法会”。

相关链接???

泰山赤鳞鱼,又名螭霖鱼、石鳞鱼、斑纹鱼,多生长在泰山海拔270-800米区段的山涧溪流中,作为我国的五大贡鱼之一,惟泰山所独有。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化、天气干旱、旅游资源开发、人工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泰山赤鳞鱼野生资源急剧减少,濒临灭绝。1991年,泰山赤鳞鱼被列入《山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是山东省目前受重点保护的惟一淡水鱼类。

为保护泰山赤鳞鱼这一珍贵资源,2005年9月,泰安市人民政府设立了市级泰山赤鳞鱼保护区,规划了以泰山风景名胜区的桃花峪、黄溪河、天井湾、大直沟、天烛峰等范围为泰山赤鳞鱼的主要生息繁衍区域;2008年12月,国家农业部批准在泰山上设立赤鳞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质 海洋 强化 农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