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秋季几种特种养殖动物的饲养方法(中)


秋蚕:精管细养,蚕壮茧大 秋季气温十分适合蚕的生理要求,是饲养多丝量蚕品种的好季节。养好秋蚕主要抓好下面四个环节: 一、彻底消毒,切断病原。经过上半年多批次养蚕后,病原菌积累增多,传染机会增大。因此,养秋蚕前,要做好全面的消毒,把好防病关。可用消毒净、1%有效氯漂白粉溶液,或用2%甲醛与0.5%石灰混合液进行蚕房蚕具、桑室、蔟室和周围环境的消毒。每平方米面积用药液约150克~200克,喷洒后要保持半小时的湿润状态。使用甲醛消毒的,要密封门窗24小时才起到消毒防病的效果。要把好消毒防病关,既要做好蚕房蚕具的消毒,又不可忽视蚕体、蚕座的消毒,以及蚕网、蚕筷等零星用具的消毒。总之,要把消毒防病工作贯穿到养蚕的全过程,严守规程,药剂配制要准确,喷洒要均匀,不留死角。病死蚕和蚕粪要妥善处理好,防止病原菌再度发生蔓延为害。 二、勤管增肥,攻桑促蚕。“立秋”后,桑叶产量从高峰期逐渐下降,又常常遇到干旱的影响,桑树生长缓慢。加上经过上半年日晒雨淋和多批次的采摘,养分已大量消耗,桑地已板结、坚实,须及时除草、松土,提高土壤的松透性和保水保肥力。同时,要进行桑树的降枝或伏条,促进桑树多萌发新枝;增施肥料,补充养分,做到造桑造肥,有机质肥与化学肥相结合,勤施薄施,氮磷钾配施。667平方米施农家肥1500千克、尿素10千克、复合肥25千克,分两次施下。还可用0.5%~1%尿素进行根外追肥,增肥添水,增强树势,提高叶质。遇到秋旱,采用灌溉或淋水的办法,有条件的可用稻草或杂草覆盖桑地,减少杂草丛生,又保持土壤湿度,充分发挥施肥的效果。实行攻桑促蚕,勤管增肥,促进桑树继续旺盛生长,枝多叶茂,只有桑多,才能多养蚕,多产茧,高收益。 三、计划饲养,桑蚕平衡。首先要根据桑树的生长情况,量桑计划订蚕种饲养,搞好桑蚕平衡,防止少养蚕剩桑或养过头蚕,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第二,要采好桑贮好叶。入秋后,气候转向干燥,桑叶含水量少,容易凋萎,宜上午多采叶,适当喷水贮桑,稚蚕用桑宜用缸贮,大蚕桑用堆叠式贮,堆面用薄膜覆盖,保持桑叶的新鲜度。第三,节约用桑,要掌握蚕儿各龄减食期少喂叶,盛食期多给桑的原则,做到良桑饱食不浪费,节约用桑多养蚕,增加收益。 四、改善环境,精管细养。“处暑”过后,气温开始下降,但气温仍不稳定,因此秋蚕前期要注意高温酷热的“秋老虎”出现。要加强通风降温。蚕房要采取周围搭盖凉棚,开疏蚕座,喷洒井水,添食清水等方法,做好降温防热的工作。后期要做好加温补湿工作,要根据“一雨成秋”,日热夜凉,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注意“五更寒”,防止气温突然升降,及时调节,使蚕室保持在25℃~28℃,干湿差2℃~2.5℃,避免室温忽高忽低诱发蚕病。在低温干燥时,要适当生火加温,在炉上加水煲煮水补湿,注意开炉换气。大蚕迟落地或不落地饲养,避免养“冷窦”蚕,诱发蚕病,减少收益。 在抓好改善饲养环节的同时,要精管细养,俗语曰:“养好蚕仔七成收”。收蚁后实行专人分室饲养,合理眠起处理,遇到眠不齐一,要及时落网提青,分批饲养,做到饱食就眠,露身眠,淘汰病弱小蚕,把好稚蚕饲养关,为养好大蚕奠定基础。选好桑贮好叶,保持叶质新鲜,勤给薄喂,良桑饱食,适当增加五龄盛食期的给桑次数和给桑量,使蚕儿充分饱食,生长发育整齐划一,健壮无病,绢丝线发达,蚕壮茧大,高产多收益。 发布时间:2004-9-8 信息来源:广东省农科院彩田科技信息中心采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桑叶 气候 尿素 施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