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池塘轮捕轮放技术


池塘养鱼高产高效应具备“水、种、饵、氧、密、混、轮、防、管”等条件和技术。河南南阳市白桐干渠养殖带是高标准开发的连片精养池塘,经过多年的完善、发展,现已具备高产高效的条件和技术。其中轮捕轮放是白桐干渠精养池塘多年来获得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之一,平均每亩水面养鱼净产量在1吨以上,效益可观。现将池塘轮捕轮放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原理分析
  池塘在混养和密养的基础上,为延长和扩大利用时间和空间,使混养种类、规格进一步增加,池塘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的密度,保持较合理的容纳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水体的生产潜力,这种养殖技术就需要轮捕轮放。其特点是一次放足,分批捕捞,捕大补小。
  轮捕轮放一般从每年5月开始,到年底结束。夏秋季节更应重视轮捕轮放工作,因为,夏秋季节水温高,是鱼类主要生长季节,投饵施肥量大,水中有机物增多,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质肥,鱼类通常吃食活跃,食量大,生长快,密度增大,排泄物增多,水质易污染,并且夏秋高温季节气压低,水中溶氧量降低,而池塘生物需氧量又上升,会造成水体严重缺氧,容易导致鱼类浮头、泛池。另外,秋季伴随着“中秋节”和“国庆节”的到来,市场上水产品需求会有所上升,是轮捕大好时机。所以,养鱼要适时轮捕轮放,以便达到增产高效。
  在养殖过程中,轮捕轮放可缓和或解决密度过大对群体增长的限制,使池鱼始终能保持较合适的密度,有利于鱼类充分生长,提高总产量;有利于进一步增加混养种类、规格和数量,提高饵料利用率;培育大量优质的大规格鱼种,为稳产高产奠定基础;鲜活鱼产品均衡上市,保证市场鲜活鱼的常年供应,加速资金周转,减少流动资金数量,为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
  前提条件
  当渔池存塘鱼总重量接近或超过本渔池的最大容纳量时,应适当捕大留小,或去大补小。渔池最大容纳量因池塘条件、饵料、肥料质量与数量、水温、光照、水源、排注水条件、增氧设备和饲养管理水平而变动。要具有数量充足的不同种类、不同规格鱼种,同种同规格的鱼种大小均匀,捕捞技术娴熟,鱼货能及时销售。
  主要对象和时间
  轮捕主要对象是放养密度较大的鲢鳙鱼和养殖后期不耐肥水的草鱼、团头鲂。罗非鱼只要达到商品规格也能轮捕,鲤鱼、鲫鱼、黄颡鱼因捕捞困难,难以轮捕。
  如果6月以前由于鱼种放养时间不长,池鱼增重不多,那么一般不轮捕。7至9月水温较高,鱼类生长快,需要轮捕稀疏密度。10月以后水温日渐降低,鱼类生长慢,除捕出符合商品规格的鲢鳙、团头鲂和草鱼外,主要应捕出易受低温影响致死的罗非鱼。
  为了掌握轮捕的时间及数量,除经常观查池鱼浮头、摄食和生长情况外,还要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水温条件下,几种主要养殖鱼类的净产量和各饲养阶段的增重比例,以此推断渔池最大容纳量的出现时间,作为适时轮捕套养依据。
  方法
  捕大留小和捕大补小。捕大留小,要求把放养不同规格或相同规格的鱼种,饲养一定时间后,分批捕出一部分达到食用规格的鱼类,而让较小的鱼留池继续饲养,不再补放鱼种。捕大补小,是分批捕出食用鱼后,同时补放鱼种,这种方法产量较高,是南阳池塘养殖常用方法。补放的鱼种可根据规格的大小和生产的目的,或养成食用鱼,或养成大规格鱼种。
  南阳市每年一般在3月初投放鱼种,混养种类有鲢鳙鱼、草鱼、团头鲂、鲤鱼、鲫鱼、黄颡鱼等;4月底投放越冬罗非鱼鱼种,投放量100尾/亩左右;5月底补放鲢、鳙、鲤、鲫夏花各200尾/亩,年终可部分达到上市规格;6月底将0.5千克以上的鲢鳙鱼起捕上市,补放鲢鳙夏花各100尾/亩,作为第二年养殖的大规格鱼种;7月底将0.5千克的鲢鳙鱼、1.5千克的草鱼、0.1千克的罗非鱼起捕上市,补放0.1千克左右的鲢鳙鱼各100尾/亩,补放10厘米长的团头鲂150尾/亩;8月底,只轮捕,不轮放;“中秋节”和“国庆节”时期,只轮捕,不轮放;10月底,捕大留小,并将罗非鱼全部捕出。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补放鱼种数与捕出数大致相等。
  技术要求
  在天气炎热的夏秋季捕鱼,水温高,鱼的活动能力强,捕捞较困难,加上鱼类耗氧量增大,不能忍耐较长时间密集,而捕在网内的鱼大部分要回池,如在网内停留时间过长,很容易受到伤害或缺氧死亡。因此夏秋季水温高时捕鱼需操作细致、熟练、轻快。捕捞前数天,要根据天气适当控制投饵和施肥量,以确保捕捞时水质良好。捕捞时间要求在水温较低、池水溶氧较高时进行,一般多在半夜、黎明或早晨捕捞。如果渔池有浮头征兆或正在浮头,严禁拉网捕鱼。傍晚不能拉网,以免引起上下水层提早对流,加速池水溶氧消耗,造成鱼池浮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鱼类 鳙鱼 团头鲂 草鱼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